在举国上下喜庆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之际,新塘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和激励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进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先进个人。
尤为可贵的是,新塘街道的老党员始终怀着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克己奉公,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积极为新塘街道的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发挥余热。在街道各行各业中的党员,爱党爱国、朝气蓬勃、昂扬向上,创先争优,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勤奋工作,刻苦学习,意气风发地投身新塘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街道党工委决定,授予商城社区党委等13个单位“先进党组织”称号,授予朱财根等8位同志“新塘街道榜样共产党员”称号,授予郑建明等340位同志“新塘街道先锋党员”称号,并向街道6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颁发“60年以上党龄”纪念奖章。
周祖国:医者仁心扎根乡村27年
小时候看到“赤脚医生”、“乡医”救死扶伤的感人事例,周祖国就萌生了将来当一名乡村医生的想法。17岁毕业后他如愿扎根乡村卫生事业,并在第二年开办了村里首家正规医疗诊所,往后数年,他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谱写出一曲平凡但又不平凡的奉献之歌。
恰逢梅雨,记者来到西许社区卫生服务站,采访了周医生。44岁的周祖国是深受社区居民信赖的全科医生,也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的服务站长,采访当天,他正在忙着给社区居民看病拿药。
“做医生是一件光荣的事,每一位选择从医的人都背负了太多的责任,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我都愿意竭尽能力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病人。”3年前,周祖国来到西许社区卫生服务站,在此之前,他还担任过朱家坛村、和平桥村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在27年的行医道路上,他始终秉持着对每一位病人负责的态度,勤勤恳恳。
附近的社区居民们都知道,周医生的手机24小时开机,平常有个头疼脑热都可以打电话向他咨询。碰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他也会提供上门问诊的服务,在他心中,病人永远是第一位。
2013年12月,周祖国在买菜途中发现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忽然昏厥,不省人事,周围人都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在这个时候,周祖国没有一丝犹豫,主动站出来主持局面。15分钟的紧急救援为老大爷争取到了生的希望,最终,这位老大爷重获健康。
“身为医者,一定要有这样的自觉,决不能瞻前顾后,救人一命比什么都重要,”事后周祖国说,即便只是个小小的社区医生,也不能松懈,要时刻保持清醒,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情势,并做出正确的紧急救援。艺高人胆大,这份清醒的背后正是几十年临床经验的积累。在卫生服务站里,前来问诊的居民们时常能看到周医生埋头学习、认真钻研的身影,与他搭档多年的杨医师更是称他为最好学的乡村医生。
今年是周医生入党的第18个年头,在这18年里,他坚守一线,兢兢业业,挽救了不计其数的生命,以仁心仁术为自己博得了“先锋党员”的称号,同时,他也见证了萧山卫生事业的一步步发展,未来,他将继续扎根基层,为社区居民构筑一道坚实的防线,保障居民们的健康。
侯潮平: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村级经济薄弱,居住环境脏乱差,这是从前的新丰村。自从08年,侯潮平来到新丰村以来,新丰村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完成了“三级跳”,不但身价涨了,连村容村貌也随之得到了改善,更为重要的是,村民们的脸上笑容多了,获得感和满足感逐年提升。
那么新丰村是怎么发展的呢?诀窍就在于物业经营管理用房及配套厂房的开发利用。侯潮平说,新丰村是由原来的十间楼村与西河沈村于2005年合并而成的,全村区域面积1平方公里,共有345户,常住人口1540人,刚合并时条件确实不好。
但是这几年,在广大村民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村里投入1800余万元建造了新丰村物业经营管理用房及配套的厂房,对两个老村委进行了改造,使村级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村级资产从两村合并时的400余万元增加到2017年底的4500余万元,村级可用资金从两村合并时的33余万元增长到2017年底的近500万元。
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口袋自然也就鼓起来了。赚了钱之后新丰村就实行了村级股份制改革进行股份分红,让老百姓都能享受到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同时加大普惠性、基础性项目的投入,先后投入了2000余万元进行了整治村、生态村、文化村和河道砌石护岸及近3公里沿河游步道的建设,并通过整治改造及拆后利用,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及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完善。
与此同时,侯潮平也没落下村里的公益事业,光村企结对赞助就有750万元。目前,投入300余万元建造的村文化中心已经落成,村级文化礼堂也在审批之中。2017年,新丰村开展并完成了出租房“互联网+旅馆式”管理工作,通过整改,极大地提升规范了出租房的消防安全环境。同时对全村各村口和道路安装了60只监控,连网警务室控制平台大屏幕,实施全天候无死角监管来提升综合治安环境。此外,为有效规范管理电瓶车充电,在全村设立了6个集中充电点,对电瓶车充电进行统一管理来避免乱充乱停带来的安全隐患。
现在新丰村已从原来的贫困村转变成为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村级各项事务更加健康发展,广大村民更加安居乐业,村风民情更加和谐文明,而这大概就是对党员侯潮平多年工作的最大肯定。
蔚玲红:80后妇女主任与社区居民心贴心
从学生时代的团总支办公室主任,到回归家庭的全职妈妈,再到社区最年轻的妇女主任,蔚玲红的人生经历可谓丰富,4年的社区工作让蔚玲红对金家浜社区的849位居民有了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了解,她感谢每一位居民对她的认可,也承诺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区妇女工作中。
“我是2014年通过选举进来的,大家给我机会让我做上了最基层的妇女干部,这是对我的信任,也是考验,”蔚玲红坦言,刚刚走马上任的时候心中不免有些忐忑,能否胜任这一工作,如何更好地为居民服务?这些疑问一直都环绕着蔚玲红,直到现在也没有真正放下。
要做好妇女工作,必须要放低姿态,沉下心来与居民们打交道,这是从社工岗位上退休的婆婆给予蔚玲红的忠告,“我相信与人接触贵在真诚,与最朴实的百姓接触,有很多书面上学不到的东西需要去请教,去亲身体会。”
去年年底,蔚玲红作为金家浜社区的党员代表参加了新塘街道举办主题为《学习新党章永远跟党走》演讲比赛,并且荣获个人一等奖的好成绩。比赛中,蔚玲红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源自她的亲身经历。
三年前,金家浜社区有一位母亲意外失去了唯一的儿子,这对她而言无疑是天大的打击,原本平静幸福的家庭也变得支离破碎。得知了这一情况的蔚玲红既同情她的遭遇也感到焦心,“同为母亲,我无法想象她心里有多苦,我是希望她能够走出阴影,找回生活的支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蔚玲红陪她一起参加失独人群的心理干预课程,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起初的她对我是无法打开心扉的,但是经过长久的陪伴,她渐渐软化,愿意把我当作姐妹一样相处,我相信自己的真诚已经打动到了她的内心”。
从2007入党到现在,蔚玲红从不曾忘记求学期间的入党动机,工作以来也一直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刚刚结束的金家浜社区城中村改造工作中,作为社区工作者的蔚玲红认真负责,博得了不少居民的认可,也为建设美丽新塘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据了解,蔚玲红所在的拆迁工作组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58户居民户的评估工作,6天时间完成58户居民户的签约工作,拆迁过程圆满顺利结束,整个金家浜社区无一户遗留。
朱财根:身残志坚不自弃 带头干活树榜样
朱财根是新塘街道涝湖村党委里的一名普通党员,他1942年11月12日出生,1966年5月入党,算起来党龄也有52年,是名副其实的老同志。
多年来,身患重度残疾的朱财根不顾自己的腿脚不便,经常性地义务为村庄里的绿化带拔除杂草和清理垃圾。不是没有人说他傻,家里还有个同样残疾的老伴,自己的日子都忙不过来,还做什么百工。但朱财根不这么想,他常说,“身体残疾不可怕,思想残疾才可悲。”
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或者傍晚日落月升的时候,村民们都会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清除杂草,收拾垃圾,村里的绿化带因此干净整洁了不少。
“他人好,老实厚道,凡事都先想着集体,这样的人太难得,”一位村民评价。虽身有残疾但却自强不息,比普通人更加努力生活,一直以来,朱财根都以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他说:“我是党员,我应该要为集体做点事情,就当是活动一下筋骨。”虽然在有些人看来这是一件小事,但是从另外的一个角度去看,就是这样的小事却能够体现出一位共产党员的崇高党性。
一位残疾人能实现自食其力已是不易,而能推己及人更是值得敬佩。一位党员干部回忆,“那时我还在分管民政工作,当年刚好有一个慰问残疾人的名额,我考虑他家有两名残疾人,生活状况不是很好,就安排给他了,”但当他上门去要相关资料时,朱财根却这样说:“你还是把这个名额给更需要帮助的人吧,我有退休工资,平常的吃穿用用够了。”
这番话感动了不少涝湖村的党员干部,在朱财根身上,他们看到了一座精神丰碑,他不仅是一名老党员,更是年轻党员们学习的楷模。
人生实苦,朱财根负重前行,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不曾因挫折和困苦放弃心中的信仰,他以一己之力托起家庭的希望,也尽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今年他荣获新塘街道“先锋党员”的称号,这既是对他个人的肯定,也是对涝湖村其他党员的激励。
提及荣誉,朱财根显得很淡然,“我们这一代老党员,吃大锅饭,挣工分,过的是集体生活,因此在我们心里,只有集体好了,个人才能好,作为党员,我只求无愧于心,我只想多帮助一个人,这就是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徐鑫平:发货准确率百分之百
公司年终表彰大会上,红艳艳的荣誉证书放到了浙江恒迪寝具有限公司发货员徐鑫平的手中。站在颁奖台上,朴实的徐鑫平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在公司的成品仓库,经常活跃着一个瘦削的身影,他手里拿着纸、笔、计算器,快速奔走于集装箱的前后,指挥小工拉货装箱,那就是发货员徐鑫平。作为一名发货员,徐鑫平始终追求的是“发货准确率达到百分之百”。因为他深知,发货是企业产品从生产流程中“走”出去的最后一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道关口。
2002年,徐鑫平进入柳桥集团成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发货员。2006年,他来到浙江恒迪寝具有限公司任成品发货员兼仓库主任。
发货工作是一项细致的活儿,产品存放量大,堆放散。对此,徐鑫平都做得非常认真,从未出过差错。一提到准确发货,他的话也多起来:“我们公司是出口外贸型企业,准确发货非常重要。一旦错发、漏发,不仅会遭到客户的投诉,还会对我公司的声誉造成不好的影响。”10年来,从他手中发出的集装箱有15000多个,产品有多达千万套,从未出过差错,准确率达百分之百。
徐鑫平最让同事们称道的是他的钻研劲头。公司产品有100多种,每一种产品的体积有大有小,规格各式各样,因为客户的运输费用往往依集装箱的个数来定,能多往集装箱里装货,就能让客户减少运输成本,间接地提高公司对客户的吸引力。徐鑫平刚到成品仓库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他和工友们在装货时,集装箱里明明有空间,就是装不了多少货。有时只好把产品拿出来重装,反复几次,浪费了很多时间。
此后,同事们经常看见徐鑫平拿着纸、笔、卷尺来到车间、仓库,认真地测量,并详细记录。一有空,他就根据记录数据反复核算,琢磨着如何放置才最省空间,哪些产品搭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成品仓库只要有徐鑫平坐镇,就不会发生多次装卸产品的事情;装货时间也由以前10人用2小时装1只集装箱,提高到了6个人用1小时装1只集装箱甚至更快,为公司节省了很多人工成本。
徐鑫平就是这样兢兢业业地在发货员的岗位上干了10年。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多次被评为公司的“先进员工”和“优秀党员”。
杜仲浩:最美不过夕阳红
虽然已是满脸皱纹,须发斑白的老年人,但杜仲浩却依然像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一般履职尽责,恪守着党旗下的誓言。
满头华发的杜仲浩是新塘街道四季花城社区的一名中共党员,退休后义务担任了社区《花开四季》的编辑、社区志愿者、四季花城小区业委会监督小组成员等。他为人正派,做事认真仔细,责任心强,附近的居民都称赞他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带头凝聚群众力量,参与社区的建设。
四季花城社区自成立起就一直将文明社区的建设作为工作的中心,文明社区创建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小到一花一草的种植,大到一条街的建设打造。在四季花城发展的过程中,杜仲浩同志一直以活跃的姿态走在队伍的最前头。
在社区开展的环保宣传活动中,杜仲浩同志积极发动社区居民参加这项活动,其中就包括了社区垃圾分类的宣传周活动。日常生活中,他以节俭为荣,像是洗衣服的水先用来洗拖把,再用来冲厕所,做到一水多用;不使用含磷洗涤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和一次性筷子;使用节能电器、使用节能灯泡,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通过他的宣传,很多居民也了解了绿色家庭环保知识,强化了环保意识。
人们说活到老学到老,虽然退休了,但杜仲浩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认真学习党的会议重要文件,领会文件精神,武装自己,坚持做到“人虽然退休,但思想上不能掉队。”更可贵的是他从不等社区支部布置就带头学习最新的文件精神,力争走在前列。
特别是为了喜迎G20峰会,当好东道主,平安护航G20。杜仲浩同志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G20志愿者“文明使者”上路劝导活动、红袖章万人巡逻活动等、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组织辖区内在册和在职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消防大整治行动,重点抓好楼道房顶、车棚、垃圾箱、阴沟、绿化带等卫生死角,清理杂物,整洁环境,美化家园。
“他用无私的内心世界,尽了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干了一名党员应该干的事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无愧于政府,是一名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好党员。”一位四季花城的党员干部这样说。
陈仁祥:73岁老党员架起社情民意连心桥
说起新南郡社区的老陈伯,居民们都忍不住为他点赞,曾经是国企干部的陈仁祥退休之后依然牢记党员干部的职责,热心社区的公益事业,并担任了楼道小组长、社会组织领袖等职务,继续发挥余热,帮助邻里和社区居委会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新南郡社区是一个征迁户社区,由于重大工程拆迁而聚在一起的居民们甫一从村里来到城里,就面临着“水土不服”,新南郡社区党总支部书记郭娅娜说,“老陈伯在居民们心里可是‘老娘舅’,平常邻里之间有点小矛盾、小摩擦,都请老陈伯来评评理,因为他为人亲善,讲的话也公道,居民们都听得进去。”
为了架起这座连接社区和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73岁的老党员陈仁祥主动挑起楼道小组长的担子,为社区分忧解难。据了解,新南郡社区是个地道的“老年社区”,老年人占了总人数的30%左右,而且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因此陈仁祥经常挨家挨户上门科普知识、宣传社区活动、收集民意,在这个过程中,他获得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去年年底,社区微公交1597路终于开进了新南郡嘉苑,这其中老陈伯出了大力。原来,高桥路段从晨晖路到南四路之间原先并没有开通公交车,附近的小区居民出行都得走很长一段才能搭上车,非常不方便。为了能让公交早日开进新南郡嘉苑,大半年来,陈仁祥多次奔波于社区与个公交集团之间,协助社区上报各种材料。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微公交通到了家门口,居民们的出行条件大为改善。
老陈伯平时还很注重环保,他常对家人朋友说:“没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就不会有好的身体,为了大家、为了自己,必须要保护环境。”为此,陈仁祥同社区工作人员利用新南郡引进新型垃圾分类模式的契机,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引导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作为书画阁和党员调解社两个社会组织的组织领袖,陈仁祥平时不仅帮忙协调居民间的纠纷,还利用自己爱好书法的特长,为小区居民提供服务。今年春节前夕,陈仁祥主动联系区农民书法协会的多名书法家为小区居民写春联,送春联,递祝福,受到居民的热烈欢迎。
退休不退志,老党员陈仁祥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也正因为有了像他这样的老党员,社区生活才会变得更加温馨和谐。
陈紫娟:捐资助学获赞“社会良心”
2018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又一批莘莘学子将进入高校求学。然而有一些学生却因家境贫困无力支付学费,甚至被迫放弃深造机会,无法实现学业理想。优秀的学生与更好的教育机会失之交臂,这无疑是社会的损失。这些年来,陈紫娟和丈夫在河南做起了建材生意,虽然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奔波,但是陈紫娟始终心系家乡的公益事业,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为新塘贫困学子送去温暖和希望。
2005年,陈紫娟卸任新塘街道联华新村村干部的职务,与丈夫一起下海经商,“我是萧山本地人,在村里十多年,村长、书记、妇女主任都做过,对于村子我是有很深厚的感情的,”陈紫娟说。
陈紫娟在任村干部时,带领村民们造桥修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如今,联华新村已经焕然一新,钱包鼓起来,环境美起来,村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现任联华新村党总支部书记的曹海云说,陈紫娟同志作为老党员,在任期间一心扑在村子的建设上,充分展现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值得我们学习。
之后,陈紫娟又将目光投向了公益事业。汶川大地震期间,陈紫娟捐赠了大量物资。这些年还资助了新塘、龙游县和河南的贫困学子。“在新塘我们一共资助了10个学生,其中有一个男孩子,今年刚好17岁,考上了卫校,毕业之后想做药剂师,他家境不好,父母都因病去世了,现在他找到了人生的奋斗方向我们感到很欣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陈紫娟认为,公益的意义并不是在捐助,而在于筑梦铸人。她希望这些孩子能够在人生道路上顺遂一些,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有能力之后回报社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好的循环。
前阵子,陈紫娟还去慰问了抗战老兵,对于这些从战场上下来的英雄,陈紫娟一直都心怀敬佩,“抗日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所凝聚的伟大民族精神,在这些老兵身上,我所感受到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在和他们交谈的过程中,我收获很多,也更坚定了今后继续以一个党员身份奋斗的信念”。(记者 王艺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