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旧版
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蜀山网 > 媒体关注 > 正文内容

从湖畔村庄到高层小区 湖山人越来越幸福

时间:2019-07-15 09:01:00   来源:

  蜀山街道湖山村2005年转制成为湖山社区。现有300余户,居民1456人。先后获得省文明村、省农业先进集体以及省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为配合湘湖二期开发,2009年湖山整个社区征迁。2017年6月,回迁到现在的安置小区——湖山春晓。从湘湖边的村庄到新家园,勤劳睿智的湖山人正积极探索一条转制社区转型升级之路,在幸福道路上逐梦前行。

  ■文/摄 记者 记者 张旭

  通讯员 丁水富 冯晓晟

  “湖面扩大了,大地美丽了,他们也从整日匍匐的人,变成了坐在云端里的人……村子起飞的时代到了。”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浙江省作家协会原主席,同时身为蜀山乡贤的黄亚洲来到征迁后的湖山社区,在其诗作中如是写道。

  勤劳致富 种苗木出了“万元户”

  蜀山街道湖山村原是湘湖畔的一个村落。提起原先的湖山村村民,现任湖山社区党总支书记郑东脱口而出两个词——勤劳和睿智。

  谈起改革开放之后湖山村的发展,湖山人第一时间联想到了电视剧《大江大河》中雷东宝的故事。一步一个脚印,乡村在改革浪潮中不断走向富裕。

  致富路上,勤劳的印记深深地刻在了湖山村民的骨子里。守着湘湖种庄稼,漫山遍野种植杨梅、梨、茶等经济作物,这些均是村民辛勤劳作的例证。“在原先的石岩乡,湖山村的经济一直排在前列。”郑东回忆道。

  在勤劳的品质中,湖山人也展现出睿智的一面。1980年前后,湖山村悄然发生了一场转变,工厂开始外迁,苗木种植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依靠种植苗木,湖山村涌现出了一批“万元户”。从发展工业转向苗木种植业,当初村里坚持把环境放在第一位的理念,走上了一条发展转型之路。

  搬迁安置 为湘湖发展腾空间

  这个村子很懂大局,黄亚洲曾在诗作《萧山,湖山村已经起飞》中这样描述湖山村及湖山村民。2009年10月,为了配合湘湖二期开发建设,已转制成湖山社区的湖山村开启了整个社区征迁和异地安置之路。

  他们把村子还给了水,还给了湖泊。为了百万萧山人的湘湖,湖山村民舍弃了小家,离开了这片世代生存的故土。

  2017年6月10日,这是湖山老百姓无法忘怀的日子。1天时间,湖山社区安置房(湖山春晓)分房工作顺利完成,321户征迁户通过抽号分得了安置房,圆了八年的“回家梦”。

  “不管高层低层,哪一套都好,我们能够住进新家园了。”分房当日,一位居民道出了所有湖山人的心情。而70岁的郑老伯已迫不及待让学设计专业的孙女设计好装修图纸,希望能赶上在新房子过新年。

  入住湖山春晓,湖山社区居民终于有了家的感觉。2019年春节前,居民周建华一家忙着挂春联、贴福字、剪窗花……年味非常浓。“这是在湖山春晓的第一个新年,一定要好好过。”周建华脸上洋溢着幸福之情。

  探索新路 村庄向社区转型

  从村变成社区,从平房搬入高楼,由村民变为居民,这些变化以及所带来的问题,摆在了湖山向前发展的道路上。如何破题,湖山社区动足了脑筋,从党建引领、居民参与以及文化构建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一条转制社区转型升级道路。

  依托社区大党建建设,湖山建立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企业“四方”议事协调机制,大力培育发展社会力量,以“党建+”助力社区管理服务转型升级。不仅如此,社区还成立了一支“1+N”巡查组,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有效劝导居民不规范装修、挤占公共空间以及高空抛物等不良行为。

  居民充分表达诉求,湖山社区在居民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电动车乱停乱放、违规装修以及社区公共设施维护等问题,居民较为关心。”郑东说,通过以户为单位,发放与回收250余份调查问卷,社区找到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通过互动,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与责任意识不断提升。

  以乡情文化为纽带,如今的湖山社区更像一个大家庭。去年,社区举办了以“回家过年”为主题的第二届“乡情文化节”。1400余名社区居民围坐在150桌百家宴前,在新家园里欢聚一堂,露出幸福的笑容。居民罗焕兴特意拿出相机,给每一桌照相,用镜头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刻。与此同时,村史馆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把湖山的前世今生、湖山人民勤劳睿智的文化印记等收入其中。


本站编辑:朱歆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