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旧版 | 设为首页 萧山网 - 瓜沥网
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瓜沥网 > 文化旅游 > 正文内容

“祭星乞巧”的渊源

时间:2013-09-27 19:32:39   来源:   

 

现代绣花高手们展示绣花技巧。  

●民俗文化    

瓜沥镇坎山的七夕“祭星乞巧”习俗由来已久,“七夕祭星乞巧”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祭星乞巧”的由来    

瓜沥镇属于钱塘江淤积平原,在历史上以种植粮、棉、麻为主,为经济作物地区。辅以种桑养蚕,手工作坊等家庭经济。男劳力主要从事田间体力劳动,种植与开垦,而妇女则担任着繁衍后代,种桑养蚕,纺纱织布等家庭内部事务。在这样的社会分工下,女孩没有文化是不影响其成家与繁衍的,而没有一双灵巧的双手,就会陷入生活困境,让人不能接受。    

基于这样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基础,在瓜沥坎山,七夕节不但是祈祷牛郎织女团圆的日子,更是祈求织女显灵、赋予“乞讨”的女孩子一双巧手的日子。    

“祭星乞巧”这个节日由来已久,相传产生于汉代,作为群众自发的一种祭祀乞巧活动,集中流传于吴越之地,历代相传,历久不衰。    

地藏寺最为壮观的聚会就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夜到初七——七夕节。每年七月初六夜晚,瓜沥镇坎山一带的妇女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地藏寺宿山祈祷,进行大型的“祭星乞巧”活动。她们用最传统的方法和纯朴的感情,祈祷地藏王菩萨上天奏告,求玉皇大帝开恩,让有情人能永远团圆,永不分离。同时也乞求自己的女儿长大成人后,有仙女相助,赋其灵性,日后能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心地善良。    

祭星活动最初在地藏寺举行,久而久之“祭星乞巧”就流传到坎山一带及四面八方,最终成为民间的一个传统习俗。    

巧手代代传承民俗文化    

随着社会发展,“祭星乞巧”活动也在不断发展,形式越来越丰富。    

在沙地一带,当女儿初长成人之际,身为祖母和母亲的妇女会在七月初七的七夕节向“织女”乞巧。那天一大早,女子都要四出采撷木槿叶,取回家中揉出青汁,搀入水中,用以濯发去垢。据说此    举不但可保头发常年洁净,更能使乞巧灵验。    

乞巧的种类很多,沙地里最流行的是“丢针法”。这天少女们要将河水、天落水各占一半盛于碗中,称为“鸳鸯水”,放在阳光之下,等水面生膜,用绣花针投之,使针浮出水面,以水中出现的针影形状占验智鲁。假如针影呈云状,花朵,鸟兽、剪刀等状,便是“乞得巧”了,女儿家定是欣喜万分。若此影粗如杵、直如杠,或弯弯曲曲不成形状者,即为拙妇之兆。    

有女儿的家庭,则会在自己的庭院中横放一根竹杆,名为“巧杆”,上面挂着精致的花边。桌上摆放着时令水果,有藕断丝连的莲藕、多籽的石榴、两头尖尖的菱角、用麦粉炸制的油巧果等,此时点燃香烛祭织女星。少女们在祖母或母亲的指引下,向织女敬酒,而后用酒在桌上画出一个“心”字,妇孺仰望双星巧云,姑娘们在月下穿针引线,表示用心感受着织女的恩赐,以示巧手降于自身。    

更有人躲在瓜棚下,据说伏地能听到天上牛郎织女在相会时的窃窃私语,感受着天际中美好的爱情故事,期盼着自己美好的婚姻降临。    

“七夕节”的祭祀活动流传至今,还与坎山的饮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据说七月七“吃颗油珠也强三天”,萧山话的七月七的读音与“吃月吃”相同,据民间传说,在这一天吃什么都补。所以不但要祭星乞巧,更是难得的一次家宴。在这一天,沙地人会宰只鸡、割块肉招待家人。因为过了“七月七”,当地的棉花络麻都进入了收获期,接下去都是强劳力,为了增加一些能量,利用这节日好好地吃上一顿,也是情理之中。    

上世纪,萧山花边的兴起与发扬为瓜沥百姓提供了最直接、最广泛的手工产业。“祭星乞巧”习俗也自然地和这项产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挑花织女每年在七夕之夜“乞巧”、“赛巧”。这已成为当地民间一个重要的祭祀活动,巧手挑花边也形成了几代完整的传承链。(孙明明裘津整理)  

本站编辑:洪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