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微信

贺知章“青门饯行”的故事

2018年3月27日 10:29来源:萧山网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在一个晴朗的天气里,古湘湖边,文笔峰下,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走在小路上,一路走走停停,看着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老人激动不已,看了又看……

  突然,传来一阵“来呀”“来追我呀”的喊声,老人转身看去,原来是几个孩童在嬉戏。

  老人慈祥地说道:“孩子们,小心点儿!别摔着了!”

  听到声音,孩子们都好奇地围了上来,一看是个陌生人,就都上下打量起来,有的歪着脑袋看,有的对着老人笑,七嘴八舌地问:“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的客人 ?”“白胡子爷爷,您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听到熟悉的乡音,老人禁不住热泪盈眶。老家的小孩子们当然不认识我了。是啊!年轻时就离开家乡,还从来没有回来过,这次好不容易得到皇上的恩准,辞官回乡,这一去一回,就是五十年啊!别说是小孩子了,他们的爷爷也不一定认识我啊!

  老人一手摸着发白的胡子,一手摸着一个小孩的头,笑呵呵地说:“孩子们,我哪里是什么客人,我本来就是这里的人啊!”

  “那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您呢?”

  “唉,说来话长。那是因为我年轻的时候去了外地,现在才回来,我走的时候,你们的爸爸还没出生呢!所以你们当然不认识我了!”

  “难怪,您会说萧山话!”“来,我们一起走吧!”

  孩童们一蹦一跳围着老人一起往村里走去……

  这位老人就是贺知章。两鬓苍苍、乡音却没有改变的贺知章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看到熟悉又陌生的故乡,恍若隔世,百感交集。晚上,提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这短短28个字,一千多年来老幼吟诵,流传不衰,据说1992年香港市民评选唐诗十佳,《回乡偶书》是其中之一。

  贺知章(约659—约744),字季真,杭州萧山人,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是萧山唯一的一位状元,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贺知章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也是一位在政坛上颇有建树的重要人物。

  贺知章的诗,除了《回乡偶书》,《咏柳》也很有名:“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历代写柳树的诗歌再无出其右。其实值得一提的故事还有很多,贺知章的诗豪放旷达,人称“诗狂”,湘湖全书里有一本书题目就命名为了《诗狂贺知章》,贺知章又嗜酒成性,人称“酒狂”,与忘年交李白多有交往。贺知章还擅长书法,与“草圣”张旭一样好酒善诗,醉后往往能成书法诗歌佳作。贺知章与李白以及张旭、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焦遂这些人意气相投,经常饮酒赋诗,合称“饮中八仙”。金庸还把这“八仙”写进了他的小说当中,《神雕侠侣》里就引用了“饮中八仙歌”,一位武林高手还用毛笔作兵器在空中横书斜钓出招制敌,凌空写的正是张旭的《自言帖》。

  然而,萧山人很少知道的是,贺知章身上还有一件堪称中国文坛的千古盛事,是他晚年的一段精彩篇章,可称之为“青门饯行”。

  天宝二年(743年),贺知章已经86岁了,有一天突然生病,还病得不轻,一连在床上躺了好几天,神思恍惚,昏昏沉沉,醒来后,他觉得自己年事已高,产生了落叶归根的想法,于是上书玄宗要求告老还乡。玄宗很是舍不得,然而念他德高望重,还是下诏同意了,还命太子及百官到长安东门外为贺知章饯行。

  这样盛大的送别安排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到的,玄宗皇帝这么厚爱,让贺知章十分感激,老泪纵横,于是贺知章又上奏表示感谢。玄宗又亲自手诏,并派他的长子贺曾为会稽郡司马,以便奉养,可见玄宗对贺知章的赏识和重视。

  天宝三年(744年)的正月初五,当贺知章启程还乡时,按照玄宗皇帝要求,六卿庶尹大夫等文武臣僚,供帐青门,设宴饯行,太子也参加了这个送别酒宴,为贺知章送行,“玄鹤摩于紫霄,吹笙击鼓,尽是仙乐,闻者无不增叹,轻轩冕焉。”这么隆重的饯别宴会,在当时京城里是一个特大新闻了!

  这个仪式上,唐玄宗没有到场,人虽然没有到而有诗相赠,一诗不够又作一首。他还在诗前写了一篇长序,赞颂贺知章不慕荣华富贵、挂冠离任隐居故乡的美德。

  玄宗皇帝的诗给贺知章带来了无比荣耀,右相李林甫、左相李适之、诗人李白等,以及众多官员也都纷纷写下了应制诗,应制和诗者三十多人,这些诗文收集起来都可以出一本诗集了。

  “回看紫绶若轻尘,远别青门嗟故人。”百官饯行的仪式结束后,贺知章颤颤巍巍地向皇太子和同僚们作揖拜别,踏上回乡的归途。

  这就是贺知章“青门饯行”的故事,古代隆重的送行场景很多,这么高规格的可不多,“无令二疏,独光汉册”,玄宗皇帝说的是“二疏辞官”的典故。“二疏”指汉代的疏广、疏受叔侄,一个为太傅,一个为少傅,人以为荣。疏广对疏受说:现在我们官居高位,功成名就了,不如我们叔侄两人一起告老回乡,以终天年吧!皇帝看他们年纪的确很大了,就准许了,赏赐黄金二十斤,太子也送了黄金五十斤。临行时许多官吏、朋友、同乡都来相送,在东都门外送行人的车有几百辆!观看的路人无不称赞:“这两位大夫真是贤人啊!”不少人还感叹得落泪。

  二疏典故,传为美谈。“无令二疏,独光汉册”,玄宗皇帝是说太子群臣共送贺知章归乡,其盛势超过了群臣送别疏广、疏受叔侄,日后定会传为佳话,“青门饯行”自然称得上是中国文坛史上的盛事。

  就这样,这位秉性放达的贺知章,满载着当朝天子以及文武同僚的称颂祝福,回到了故乡,后来就写下了那首赢得后人无限赞誉的《回乡偶书》。

  那么诗里面那句“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在何处?史书记载贺知章是“越州永兴人”,或写“会稽永兴人”,说的都是萧山人。

  根据专家研究,贺知章的故居在湘湖边,在湘湖东南的知章村,当地老百姓也流传着一些贺家园、思家桥、百步禁界等贺知章故事。晚唐诗人温庭筠也许曾经来到萧山,写了一首《题萧山庙》的诗:“故道木阴浓,荒祠山影东。杉松一庭雨,幡盖满堂风。客奠晚沙湿,马嘶春庙空。夜深雷电歇,龙入古潭中。”大概还寻访到了古湘湖边文笔峰下的贺知章故居,于是又写有《题贺知章故居叠韵作》一首诗:“废砌翳薜荔,枯湖无菰蒲。老媪宝藁草,愚儒输逋租。”以及还写有题为《过贺监旧宅》的一首诗,诗里写道:“越溪渔客贺知章,任达怜才爱酒狂。鸂鶒苇花随钓艇,蛤蜊菰菜梦横塘。几年凉月拘华省,一宿秋风忆故乡。荣路脱身终自得,福庭回首莫相忘。出笼鸾鹤归辽海,落笔龙蛇满坏墙。李白死来无醉客,可怜神彩吊残阳。”说的是贺知章的旷达、爱才、饮酒与狂放,写出了贺知章的一生!文笔峰下溪河相通,也许“越溪渔客”贺知章曾经在这里钓鱼、采茭白,而“横塘”就是思家桥附近的横筑塘,“横塘棹歌”还是古代湘湖八景之一。

  历代很多诗人的诗赋描述到了湘湖边的贺知章故居,如明朝诗人张山《和南斋乐丘诗》中有“菊山晚色陶潜业,湖岸春风贺监船”之句,写的是湘湖景致,这里的“贺监”指的就是曾任秘书监的贺知章。清朝举人萧山人郭伦的《萧山赋》里写道:“文笔环季真之宅,仙岩投玄度之簪,城山栖越王之甲……”说了勾践、许询、贺知章等历史名人和湘湖山水的深厚渊源,越军在湘湖边的城山保栖,许询在湘湖南面的仙岩隐居,而贺知章故居就在文笔峰旁。清朝青州府同知萧山人张文瑞也有《归厚庄即事》一诗写道:“湖亦有名邻贺监,村因不俗近西施。叉鱼桥下堪垂钓,文笔峰前好赋诗。”说文笔峰下风水绝佳,文气流荡。

  如今湘湖景区湖山广场有“对话湘湖”的群雕,其中有一组雕塑名为“贺知章回乡偶书”。湘湖堤岸里有一条堤名叫贺公堤,纪念的就是贺知章,堤上还有一座桥,桥名叫问客桥。

  萧山民间收藏的清朝光绪年间的书籍《花枷序》《龙图宝卷》里都有萧山的廿四桥桥名诗,每一座桥都有一首诗,其中一座是思家桥,诗里写到“皇都得意归故里,奉旨还乡思家桥。”“皇都得意”“奉旨还乡”说的是谁?说的也许就是贺知章青门饯行的故事。

作者:傅浩军  
编辑:缪承林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图片新闻

头条推荐

视频推荐

新闻 即时报 专题 视频 教育 房产 理财 家居 健康 汽车 钱塘新区 网络问政 湘湖社区 北干楼宇 钱塘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