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微信

【40年,40组家庭之二十七】 2004年 我参加了首届花木节

2018年11月30日 8:37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40年,40组家庭之二十七 2004年 我参加了首届花木节

萧山花木节 (资料图片)

40年,40组家庭之二十七 2004年 我参加了首届花木节

严张校近照

  新街的苗木产业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那时不少农民在上海等地当花工时带回了扦插育苗的技术,今年54岁的严张校就是新街的第一代“苗农”。他16岁便开始与苗木打交道,从刚入行时的“单打独斗”到如今家族式的发展,也成了改革开放后最早富裕起来的那批苗农。

  人物:严张校

  职业:苗木老板

  新闻背景:萧山举办了首届“花木节”

  16岁入行

  苗农里首批“万元户”

  新街苗木刚起步时,苗农们种植当时比较昂贵的龙柏居多,严张校却在改善苗木品种上比别人先行一步。18岁那年,偶尔听亲戚说安徽合肥的农家有祖上传下来的翠柏,他立马打定主意,启程前往安徽“求苗”。

  “那时候交通还没现在这么发达,去外省要先骑自行车到杭州汽车站。为了方便寻苗,自行车也跟着‘坐’上了长途汽车。”下了长途汽车,他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找,再把剪下来的树枝带回来扦插。

  由于品质比较好,严张校种植的翠柏、桢柏等销路不错,他也成了当时长山乡第一批苗木“万元户”,当时政府还给予了奖励。时至今日,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年的奖品是一块军绿色的布料,后来他用这块布给自己定制了一件中山装,每次穿上中山装,对自己都是一次激励。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严张校把家里的茅草屋推倒,花2万元造了一幢两层楼的楼房。因为是当时村里最好的房子,他家的房子一度成了“样板房”。

  看到种苗木有出息,严张校家里一个带一个,亲朋好友跟着他一起种苗木做生意,不少人家发家致富。

  “花木节”引客来

  打开了全国的销路

  全国苗木看萧山,萧山苗木看新街。但新街的苗木之路走得并不是一帆风顺,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曾遭遇过“龙柏烧狗肉”的辛酸。

  “龙柏在当时是比较昂贵的花木,为防止有人偷盗,苗农们养狗看护。但由于品种单一盲目发展,也没有搭建销售网络,到了1985年龙柏苗突然就没人要了,许多苗圃的树苗都荒了,最后农民不得不含泪毁苗烹狗肉。”严张校说,那段时间很多苗农都转行了。

  因为有到外地“求苗”的经历,在苗木销售行情低迷的那几年,严张校和家人开启了自行车走南闯北推销苗木的生涯:白天在苗木地收苗,傍晚装进蛇皮袋运到码头,乘坐轮船前往江西江苏等地卖苗木。晚上在船上睡一宿,天亮船靠岸后,严张校和亲友们便上岸骑着自行车载着苗木挨家挨户推销,冬天苗木地相对空闲时,从绍兴等地批发袜子摆摊卖袜子……正是萧山人这种敢为人先不怕吃苦的精神,让他们挺过了最困难的那几年。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城市道路的绿化开始流行起来,骑自行车去推销的那段历史让我成了村里的销售大户,最多的时候每天要发3个火车皮,相当于15辆5吨位的大货车装的货。”严张校说,正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机,新街花木产业喜逢发展良机,在1999年昆明世博会上新街花木一展风采。此后,新街花木在全国声名鹊起,成了“中国花木之乡”。如今,他已经把苗圃发展到了上海、绍兴、嘉兴等地,新街人更是把苗圃办到全国各地。

  2000年,搭乘改革开放“顺风车”富裕起来的严张校,又把原本家里二层楼的楼房推倒了,花了100多万元建造了一幢当年村里最新潮的小别墅。

  2004年,苗木生意已做得风生水起的严张校参加了萧山首届花木节,将自己得意的苗木品种带去参展,通过这个平台结识了一些客户。“说实话,第一届花木节的人气不算很旺,但随着花木节的召开,新街花木更是名声在外。”新街苗农通过一届又一届的花木节,进一步迎来了客户打开了销路,生意越来越好。

  严张校说,中国(萧山)花木节连续15年在新街举办,是新街花木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最好体现。

作者:文/摄 首席记者 周颖 通讯员 应长根  
编辑:姚晨曦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图片新闻

头条推荐

视频推荐

新闻 即时报 专题 视频 教育 房产 理财 家居 健康 汽车 钱塘新区 网络问政 湘湖社区 北干楼宇 钱塘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