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微信

施加农 萧山文物的守望者

2018年10月20日 8:49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施加农 萧山文物的守望者

  埋头苦学初十年

  29年前,施加农从萧山绍剧团转入萧山文物管理委员会从事文物工作,这对于小学尚未毕业的施加农来讲无疑是个极大的挑战。文艺与文物只一字之差,却如隔泰山般难以逾越。在巨大的挑战面前,施加农没有任何的退却,他心无旁骛,埋头扎进了如浩淼海洋的文物知识宝库中。在最初的十年里,他潜心学习,刻苦钻研,不断进取。1992年,他以非凡的毅力,考入了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系统的专业学习,为他以后的事业成功和人生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他人生的重要拐点。在之后的学业历程中,他自费去了国家文物局扬州培训中心学习古陶瓷鉴定,向上海博物馆专家学习了古陶瓷修复。师从著名的古陶瓷专家耿宝昌、张浦生先生,得到了古陶瓷鉴定的真传。更让施加农永生难忘的是,他有幸成为中国文博界泰斗、故宫博物院的“国宝”朱家溍先生的入室弟子。朱先生的言传身教,让求知若渴的施加农整日里如饮甘泉般地,吸取了充足的养分。让他懂得了怎么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文博工作者。朱先生学问很高,却始终为人谦和,行事低调。这些都成为施加农学习的楷模。数年的磨炼,成就了施加农古陶瓷鉴定的一双火眼金睛。每年的文物遗产日免费为市民鉴定收藏品,他的办公室也成了市民日常的收藏品鉴定室,他平均每年无偿为市民鉴定文物都要超过1000件。因此他成为杭州市文物鉴定小组首个被吸纳的县级文物鉴定专家。在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过程中,施加农作为惟一的县区文物专家参与了全省文物系统的文物藏品认定工作。他的古陶瓷修复技艺,也成为全杭州市的惟一。先后为中国茶叶博物馆、杭州博物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湖州博物馆、义乌博物馆、缙云博物馆、跨湖桥遗址和萧山博物馆修复古陶瓷数百件。因此被认定为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陶瓷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通过自学,掌握了精湛的文物摄影技术,先后为《萧山文物》《杭州市文物精粹》等十余部专业书籍的图片拍摄。分别为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文博系学生讲授文物摄影课程。他通过自学掌握的文物藏品绘图技术,连浙江省考古所的绘图专家都为之惊叹。因此在他担任文物藏品库房管理员期间,所有文物藏品的绘图、摄影工作不需外请专家,全由他独自完成。

  有专家称,像施加农那样具有那么多专业知识和技术,在省内文博界几乎找不出第二个。而面对同行的赞扬,施加农总是谦逊地说,这些都是一个文物博物馆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那十年里,施加农的足迹踏遍了萧山的山山水水,萧山地面的不可移动文物在他心里早已了如指掌,犹如一张文物活地图,每每道来,如数家珍。十年的磨炼,施加农已成为萧山知名的文物鉴定专家、文物修复专家、文物摄影家。

  开疆拓土又十年

  从1999年起,施加农开始担任博物馆的领导职务,同时兼任萧山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职位不高,职责范围却不小,几乎囊括了萧山文物的业务、行政与执法等所有的面上工作。这么大的工作范畴,对于熟悉文物业务又勤奋敬业的施加农来,自不在话下。只是他的眼光和目标岂只是停留于此,而是一心要打开萧山文物的新局面,做一个萧山文博天地的开拓者,这是他自己给自己的使命。

  跨湖桥遗址最早发现于1990年。那时候的施加农虽然还只是个文物工作新兵,但他有十分敏感的文物现场意识,向文物上交者提出了去出土现场查看的要求。以此,才有了遗址的第一次考古发掘。考古人员把发掘的出土文物做了碳14年代数据测定,其结果让人惊讶无比,竟然有8000-7000年的历史,比著名的河姆渡遗址要早整整1000年,是当时浙江境内年代最早的史前文化遗址。这么重大的发现,使施加农极其兴奋,遗址再次调查的愿望一直埋在他的心里。十年后的2000年,施加农抓住省考古所浦阳江流域考古调查的机会,明确要求调查者主动到跨湖桥遗址区再作调查。终于在当年底再次发现了跨湖桥遗址,于是,就有了跨湖桥遗址考古被列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一萧山文物考古史上崭新的突破,就有了独木舟及相关遗迹的重大发现。2002年施加农又组织力量对跨湖桥同类型遗址做为期一年的大规模调查,终于在2003年5月发现了与跨湖桥同类型的遗址——下孙遗址,为“跨湖桥文化”的成功命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些年,施加农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跨湖桥遗址的相关工作中。用他自己的话说:跨湖桥遗址是萧山文物工作的重点,一定要抓住这个重点不放,以点带面,才能打开萧山文博事业的新局面。事实也确实如此,跨湖桥遗址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曾被戏称为“文化沙漠”的萧山,一举成为浙江文明的源头,国内外学者纷纷前来考察研究,新闻媒介蜂拥而至。尤其是时任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两次专程考察跨湖桥遗址,对遗址的保护与研究作了重要指示,为跨湖桥遗址的各项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也给了施加农莫大的鼓舞。施加农坚持认为,独木舟及相关遗迹的就地保护意义重大,一是因为遗迹有着极高的考古价值,二是将来可以建立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为湘湖景区的开发增添浓厚的文化内涵。

  由于跨湖桥遗址的影响力日益扩大,萧山的文博事业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区里曾经有拆除江寺北部大量的古建筑,用于建造萧山博物馆规划设想,本以为此举会让一直想建博物馆的施加农兴奋。谁知他竟然极力反对。在他眼里,任何文物都如生命一样珍贵。他说:宁可不建博物馆,也不能拆除文物古建筑。在他的一再坚持下,终于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之后,区政府出巨资收回了位于北干山南麓的原包装材料厂地块,用于建筑萧山博物馆。而江寺则单独立项,整体修缮。在他的主持下,江寺整体修缮工程历时一年圆满完成,这是萧山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古建筑文保单位修缮工程。修复后的江寺挂名为“江寺民俗文化园”,免费提供展览场地,免费向观众开放,成为萧山市民一处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休闲娱乐场所。

  作为馆长,为萧山博物馆建设从《项目建议书》的起草、博物馆的定位、文物藏品的征集、陈列展览策划、制度规划、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学术研究和文物修复等一系列管理和业务工作,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倾注了施加农全部的心血。为萧山博物馆在建馆的短短几年内获得“国家二级博物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萧山博物馆创建的奠基人。

  当2009年萧山博物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二馆建成开放和江寺民俗园三大文博平台展现在世人面前时,萧山的文博阵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跳跃式地进入了全省文博事业的前列,终于实现了施加农开创文博事业新局面的初步心愿。在萧山获得“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区)”时,省市文物局的领导动情地说:萧山能评上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区),施加农功不可没。

  永不停歇再十年

  翻开施加农的履历表,一连串长长的专业头衔与厚厚的荣誉十分惊人。他出版了专著1部,主编书籍15部,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当代中国文博专家”、全省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浙江省最美文物守望者(最美文物修复师)、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萧山区第三届十大优秀科技人才、区优秀文体工作者、区首届文化带头人,六次被评为杭州市文物工作先进个人。复旦大学博物馆客座研究员、中国水利博物馆客座研究员、杭州市人大第十二届、十三届代表、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中国文物保护科技协会会员、越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最近又当选为新成立的杭州市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他是萧山文博事业名副其实的学科带头人,区政府领导赞誉他是“萧山文博第一人”,“是为萧山的文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施加农的个人事迹先后被央视和省、市、区电视台录播,是央视主动来萧山采访录制个人专题第一人。

  然而施加农却似乎并不热衷于提及过去的一切,而是一心牵挂着今后萧山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文博人才培养、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这些问题上。他的身影整天忙碌于学术研究、文博讲坛、古陶瓷修复、G20杭州峰会史料陈列馆筹建、进化汤寿潜故居修缮和汤寿潜纪念馆筹建。在他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一本最近刚出版的个人专著《跨湖桥文化》。施加农作为跨湖桥遗址发掘、保护全过程的亲历者,以通俗易懂的笔法阐述了跨湖桥文化的特征,跨湖桥遗址的发现、发掘、保护的过程。是一部学术性与可读性的专著,展现了施加农深厚的学术功底。作为古陶瓷研究专家他有个心愿,就是要让世人知道萧山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之一。在他的呼吁下,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进化茅湾里印纹硬陶与原始瓷窑址的利用问题,得到了当地领导的高度重视,继而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临现场调研。一座反映2500多年前的陶瓷器艺术专题博物馆或将列入区文化工程建设项目。我们期待着施加农新的力作早日面世。

作者:文/记者 徐益欣  
编辑:杜科慧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图片新闻

头条推荐

视频推荐

新闻 即时报 专题 视频 教育 房产 理财 家居 健康 汽车 钱塘新区 网络问政 湘湖社区 北干楼宇 钱塘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