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走在前 萧山治水更高效
2021-03-09 10:51:51 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美丽生态水景图
■文/摄首席记者 龚洁 通讯员 萧美办
近年来,萧山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大数据分析技术及高科技设备在“五水共治”领域的应用、示范与经验推广,利用智慧化手段,助力高标准推进“五水共治”,绘就萧山“智慧治水”新图景。
治水,对于作为河网水系大区、传统产业大区、流动人口大区的萧山意义重大。通过几年不懈努力,各镇街展开了一幅幅碧波荡漾、花红柳绿、白鹭飞翔的美丽生态水景图。
河道是“流动的风景”,如何让美丽持久不断?我区在做实“常规动作”的同时,创新推出“自选动作”,坚持按照省级部署,大力开展数字化改革,培育新技术、新模式,在不同领域形成了丰富的融合应用场景。
作为纵深推进新一轮“五水共治”的重点工程,“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是萧山攻坚治水难题的一把利剑。眼下,各平台、镇街正在通过引入数字技术,让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展拳脚,为源头治污增强韧性,让治水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党湾镇借助数字化、网格化管理及地理信息技术,建立集信息采集、现场情况、问题处理、点位导航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调查管理平台系统。创新采用“点位分布一张图,基础信息一张表”的数据采集形式,充实小微水体、“污水零直排”建设及农污运维管理数据库,开启了集镇“智慧互联”“全域网格化”的智慧治水新模式。
新街街道通过安装水位传感和视频监控设备,建立实时的“污水零直排”智慧监管系统和智能井盖运维系统,实行机器换人的“污水零直排”闭环管理模式,实现24小时全方位“云监控”。
空港经济区的地下管网三维可视化智慧地图,于去年年底完工,如今已成为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一大“利器”。借助这套三维管网系统,工作人员可以通过AR眼镜、手机、平板电脑等端口,展示观测地以及所有地下管线的具体分布,并通过点击查看相关数据,来了解管道的具体材质、直径、埋深等各类属性。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还能进行实时监控、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自动预警。对于排污管供水管堵塞、破裂,第一时间通过系统展现,进行排查,并通过三维空间定位,精准到点后进行及时维修。
在杭州亚运会场(钱江世纪城),智慧水利平台更是发挥重要作用。轻点鼠标就能测量河道水位,计算分析后自动开启排灌系统,为世纪城亚运板块防洪排涝、优良水质保驾护航。
同时,我区通过新建河道智慧感知系统,对部分河段水质、流速等进行实时监测;通过云手段,建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对养护人员保洁路径、保洁位置进行实时定位,对突发任务进行实时布置,实现信息“一屏总览”,问题“一云处理”。
接下来,我区将通过数字赋能“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持续推进全面彻底的污水纳管和严格的雨污分流,基本实现全区雨污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雨污全分流、处理全达标,打造最优亚运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