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创新是最好的传承,做社会的企业家
2021-03-08 09:25:52 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记者 尹向群 通讯员 汪琦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萧山,作为传统民营经济大区,自改革开放起,就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进而开创了萧山民营经济集聚发展的奇迹。
钱潮奔涌,时光飞逝。随着白手起家的第一代民企大佬们迈入知命之年,萧山的民企也逐步进入了新旧交替的传承期。在老一代企业家辉煌依旧的同时,一批生于上世纪80年代,在父辈光芒下成长的“创二代”正逐渐崛起,为民营企业带来一股新风。
与勤奋传统的“创一代”不同,“创二代”是无比幸运的一代,也是背负重压与责任的一代。他们站在家族荫庇累叠的高起点上,在使命与众望、传承与创新中磨砺成长,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期待中慢慢走向台前。
“创二代”们出身不凡,大多还有着海外留学的背景,但他们从小对父辈吃苦耐劳、务实奋进的精神耳濡目染,也很早就学会了如何在陌生环境里独立自强。这些经历,都在他们身上滋养出富而不骄、华而不傲,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也比任何人更加懂得:每一份成功,都是靠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如今,新时代赋予“创二代”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传承的不仅仅是商业基因,更是勇于变革的创新精神。面对新的经济形势,他们敢闯、敢试、敢担当,抓住机遇、挥舞旗帜,用新时代的眼光和思维、国际化的视野和战略,在代际传承中引领企业变革转型。
本期起,萧山日报社携手萧山区工商业联合会推出系列访谈栏目,倾听萧山“创二代”的奋斗故事。看,他们或接过父辈的“接力棒”,带领企业开创新的辉煌;或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另起炉灶,开辟属于他们的商业新天地。
和COSPLAY的人群擦肩而过,宗馥莉手里拿着一联排插着吸管的AD钙奶——这已经成为时下年轻人的行为符号,以表达对这款娃哈哈经典产品的喜爱。而这场景是发生在2020年底一场B站的嘉年华上,在二次元、潮玩、电竞、弹幕文化编织的话语体系里,宗馥莉和娃哈哈融入其中。
“年轻人有好奇心,愿意尝试很多新鲜的事物。作为消费品企业,年轻人永远是我们争取的头部目标群体,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在近日的一次媒体采访中,身为娃哈哈集团品牌公关部部长、销售公司副总的宗馥莉不掩饰她对虏获年轻群体的决心。
左手商业,右手责任。比起早些年,宗馥莉的锋芒已经褪去,内化成为她对于自己独立人生轨迹的思考,考虑的范畴也从一个人、一家企业,扩大到所处的社会群体。“商业本质其实还是为社会做贡献,需要企业家去创新。”
“二代”已经不足以成为概括她的标签,她说自己热爱做企业和企业家,进行创新的极限挑战。她说,这种热爱八分来自天生。“我爸给我站了一个很高的起点,我就不能浪费掉。”这是宗馥莉对“二代”唯一的理解。
2020年,宗馥莉与父亲作为嘉宾温情亮相,一同为风云浙商开奖
年轻化切准潮水的方向和不同时代同频共振
2020年夏天,娃哈哈和潮玩品牌合作推出限量版盲水,上架第二天开始,一秒售空。这不是一场为了销量而进行的品牌活动,在二手转卖平台上出现空瓶的求购信息,已经是一种获得潮玩圈认可的积极信号。
在采访中,幕后操刀人宗馥莉说起这场合作的缘起,是在办公室看到了年轻员工桌上的潮玩玩具,于是萌生了合作的念头,结果一拍即合。我们可以窥见宗馥莉在品牌上的风格:从年轻群体发现线索,不怯于迈开步子。她在细节上的执著,对于她在品牌上的敏锐度来说,是一个加分项,她像一部灵敏的、从不关机的雷达,不断从周边探测信号,解码为品牌语言。
2018年初,宗馥莉出任娃哈哈集团品牌公关部部长,带来一系列诸如营养快线彩妆、哈哈棕、AD钙奶雪糕等品牌跨界创新尝试,并给AD钙奶这一经典IP找到了“未成年”、“还童奶”的新品牌意象,还通过和B站、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PL等平台的深度合作,用不同产品触及消费者所在圈层。
宗馥莉坦言自己不玩电竞,也不是二次元的圈中人。但这不妨碍她作为品牌的捕手,知道哪里是潮水前行的方向。
她关注到社会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的流动,并把它纳入到自己品牌策略的底层逻辑中,她说:“互联网的发达,让人信息掌握的更加丰富了。每一个人他的喜好,也会比以前更加丰富、更多层。以前我们认知的二次元、电竞、潮玩,是比较小众的。这两年,其实已经变成更大众的,形成圈层。如果我们要去贴近年轻人的沟通方式,就要了解他们在想什么。二次元、潮玩、电竞,都是我们未来需要跟年轻人群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成立于1987年的娃哈哈,逃不过外界谈论它的年轻化进程。宗馥莉对年轻化有着自己的想法,不为年轻化而年轻化,不做赶集式的盲目追风。比起说是“品牌年轻化”,她更愿意说自己在做的,是让娃哈哈和消费者时刻保持联系。
宗馥莉认同的是,所谓的“年轻”又并非指某个特定的年龄区间,而是一种保持认知更新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态度。她说年轻化的框子其实很大:“年轻不光光只是时尚,而是一个认知上的提升。所以年轻未必是非常浅短的潮流跟随而已,而是对一些新鲜事物的认知,年轻化的定义很宽广。”
崇尚制度和理性,“谁有道理听谁”
宗馥莉典型的一天是两地跑。上午在宏胜,下午在娃哈哈。除了在娃哈哈负责品牌和一部分销售工作,宗馥莉是宏胜饮料集团的总裁,完全独立管理着这家在全国6大区域有20个生产基地、40多家分公司的全产业链企业,父亲宗庆后鲜有过问。
据采访透露,宗馥莉接手宏胜时,这块今后成为她试验田的企业还刚成立不久,只有一条饮料灌装线。宗庆后的初衷,是为了让宗馥莉尽快地熟悉业务,独立管理。这也符合宗馥莉的意愿,她很快上手,“那时候我们慢慢开始设新的工厂,去做一些新的业务。”宗馥莉亲自组建团队、选址、买地、买设备、装设备,一手打拼出宏胜的全产业链版图。
她崇尚制度和理性,2016年在宏胜建立起BPM系统,将业务流程进行系统固化,流程必须按照预算控制策略科目设置,确保流程按照限定的授权规则运行。每一块钱的使用,都是由系统分配权限,任何人都没有超出系统的权限使用资金。
系统化,是宗馥莉认为推进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建立的有效工具。“多多少少会牺牲效率,但是值得。走会签流程,每个人就能知道责任有多大,签字的含金量有多高,比较慎重地做决策。”
在采访中,一贯开明开放的她也不避讳关于职业经理人的讨论,认为这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但一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需要做到三点:有格局,有担当,知道战略是什么。而她对自己的定义,是在职业经理人般的学习中,不断修炼作为老板的素养和格局。
和员工相处,宗馥莉是一个什么样的老板?宗馥莉平时喜欢把员工称为“小朋友”、“小伙伴”,看重团队跟集体的智慧。采访中,她说:“跟我的小伙伴们相处还挺愉快的,我还是比较容易吸纳他们的意见的。从来不觉得他们一定要服我,我不是那种老板范的老板,谁有道理我就听谁的。”
需求洞察和技术创新 守好百年老店的两扇门
宗馥莉身上有恰如其分的危机感、在妥协和不被同化之间寻得自洽的平衡。在带领一家企业勇闯潮头的途中,这是难能可贵的领袖品格。
她不完全否定品牌对年轻消费者的追逐,认为“迎合需求”和“定义需求”要同时兼顾,“我需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否则的话我再怎么定义需求,他也不会来理我。另外一方面,定义需求是作为行业本身应该去做的事情,比如说有义务去宣传应该怎么样健康饮食。”
需求,是宗馥莉认为能让一家饮料企业站稳潮头位置的关键词。另一个关键词是技术,这是她认为必须耕耘、只能创新,否则就会失去话语权的部分。“在我们国家,食品饮料的技术还不是那么先进。”出国开会时,她总会跑到当地超市进行市场调研。看到差距的她,想到技术的源头是人才,捐了7000万给浙大成立食品研究院,为行业培养国际化人才。
宗馥莉一直的梦想,是完善中国食品行业产业链。2007年,宗馥莉就成立了松源机械,负责专业制瓶、制盖、模具制造及相关食品饮料设备制造。她希望通过这样一家公司,打破国外食品企业对核心技术和设备的垄断局面。2009年,松源机械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PET瓶和瓶盖等饮料包装模具的国产化,改变了此前必须高价采购进口模具的受制局面。2010年,宗馥莉投资3500万美元引进了世界一流标签印刷设备,成立了专业的香精香料公司,引入先进的萃取设备,重点对有中国特色的天然植物进行产品开发,比如枸杞和红枣。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将娃哈哈打造成百年老店一直是宗庆后的目标,开启创新者模式的宗馥莉是这条道路上的同行人。“娃哈哈有30多年的历史了。它需要与时俱进,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尝试,能给娃哈哈带来新的火花跟激情。”宗馥莉说。
对企业天生热爱 被外界忽略的父女默契
“我对企业的热爱80%来自基因。”宗馥莉在采访中说。
宗馥莉在容貌上传承了父亲标志性的下颌和眼睛,是人群里能一眼认出的父女。但外界更愿意津津乐道的是她和父亲在管理模式、理念上的差异,往往忽略父女两之间的默契。这种默契不见于生活细碎之处,而见于大江大河的是非哲学。
2020年,宗馥莉与父亲作为嘉宾温情亮相,一同为风云浙商开奖
她在美国上高中和大学,练就了率性、直接、自信的美式独立,但在底子里还是中国式的,不会和自己的胃过不去,留学时也会打包了中餐吃,也从没想过要留在国外。2004年,宗馥莉完成学业,没有把其它选择作为考虑,径直回国加入了娃哈哈。“我出去的时候目的很明确,就是去读书的,读完书我就回来了。”
回国后,宗馥莉在生产车间的一线工作,和父亲的勤奋心照不宣,她总是第一个到基地,最后一个离开。宗馥莉的自律,来自她对决定要做的事情,就会按部就班地执行。比如加入、坚守饮料这一主业,是她决定要做的事,也是从受父亲影响颇深的职业选择。
“我爸非常坚定主业,我以后也会这么做。我喜欢饮料行业,因为这个行业涉及民生,同时是充分面对市场竞争的,而且也非常贴近消费群体。消费群体是非常广的,对我来说,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宗庆后的商业故事传奇而励志,每一步都踩准了市场需求的变化,踩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节拍。宗馥莉把父亲的这种商业嗅觉称为“商人天生的敏锐度”,两代人有不同的方式,父女都在了解社会和市场的当下、未来需要什么中,谋划自己的商业版图。
2012年,宗馥莉捐赠7000万元,浙江大学馥莉食品研究院
商业的本质是为社会谋福
做企业是为了把财富一代代传下去吗?
“我这点跟我爸也是很相近的。”宗馥莉说:“做企业不是为了传一代代下去,其实是为社会提供一些东西。”
“商业本质还是为社会做贡献,为普罗大众和员工谋幸福。其实企业做到很大很大,就不跟我们有关系了,我们的财富到一个点就结束了。商业本质其实还是为社会做贡献,需要企业家去创新。”
在宗庆后和宗馥莉的心里,都有一根关于“企业”和“企业家”区别的线:“做企业是说,你只要把企业做好就可以了。但做企业家,会有很多其他的社会担当,更多的责任,考虑的事情方方面面会更多,有很多包容。”
回过头看,宗馥莉身上有很多父亲的影子,影响着她做企业之外的方方面面。
父亲宗庆后坚持20多年产业扶贫,在中西部、贫困地区的17个省市,投资85亿元;女儿宗馥莉创办的馥莉慈善基金会,累计捐款近亿元,用于扶持高等教育、改善贫困地区孩童膳食等。
2012年,宗馥莉捐赠7000万元,成立浙江大学馥莉食品研究院
父亲宗庆后当了10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为民发声;女儿作为浙江省政协委员,献言献策,出任浙江省新企联会长,联结青年企业家……
随着岁月增长,她和父亲的默契更多,她已经和父亲一样,以企业家之名,成为中国社会有机的一部分。
娃哈哈系列产品
已经有足够的自信,走自己的路
在采访中,记者问宗馥莉:“爸爸是企业家,你现在也是一个年轻的企业家,你做的事情如果得到爸爸的认可,对你来说会不会很重要?”
宗馥莉的回答是:“现在不会了,以前可能会很重要。因为我现在已经有足够的自信,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了。我认为我应该有自己的人生道路和轨迹,还是要自己尝试过才知道。”
热爱,并坚持,让宗馥莉有底气、无畏于打开未来的每扇门。
-“你觉得你喜欢做企业家吗?”
-“我正在这条路上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