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教练”陈曦:院企联合 共谋产业数字化
2021-02-08 09:41:06 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文/记者 黄婷 通讯员 戴少青 徐小易 摄/记者 韩振羽
陈曦,带领一支67人的团队,清一色90后。尽管有条件设置独立办公隔断,但陈曦喜欢与团队打成一片,主动选择在公共办公区工作,“我喜欢全开放式的办公环境,一来,有助于我们更好进行团队交流协作,二来,我喜欢年轻人身上的朝气和活力。”
作为北大信研院产业数字化赋能中心的负责人,陈曦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管理手中与大胜达、杰牌传动、钱江电气、杭萧钢构等企业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把握项目总体进展和研究方向。
“很多时候,我觉得我更像是一个‘教练’,做好团队与企业之间资源与创新想法的对接,而具体的操作和技术环节,我更乐意让这群年轻人去做,让他们独立去探索新的领域。”陈曦说。
站在企业家的角度去谈合作
浙江大学本硕博连读毕业后,陈曦并没有继续选择学术研究,而是选择前往企业,用技术为社会做贡献。先后在央企、外企、私企的经历,陈曦能体会到企业的转型诉求,也看到了传统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转折点。
“在工业智能和工业大数据方向,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并不是机器换人就叫数字化转型,数据层面的变革也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陈曦在与团队交流过程中,也时常告知研究员,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全新领域,没有一个现成的方案,需要和企业进行深度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奋斗实现目标。
“我们需要站在企业家的角度去谈合作,去降低企业家的决策成本。在合作过程中,需要我们主动往前跨一步,而非要求企业来迎合我们。”正是如此,陈曦所带领的研究员,也有别于传统印象中,身着白大褂、窝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的样子,而是穿着简单轻便,辗转企业之间、走进生产一线,真正了解企业与这个行业的痛点。
“我喜欢做的,是1+1>2的事。”陈曦说,“在这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甲乙方,更是一种合作心态,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通过数字化技术和本身企业的产品结合,我们的团队以创业者的心态去做项目,打造新产品,企业也能在行业里打开一个新市场,可以说是互利共赢。”
陈曦表示,通过联合实验室这一平台,不仅使人才价值得以实现,更是打破了企业原有不同管理层级的数据壁垒,让数据透明化,从而倒逼企业进行改革,实现人才技术,应用场景和资本的完美融合,共同探索一条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打造成工业数字化转型示范点
此前,陈曦所负责的4个联合实验室中,大胜达的智能包装实验室传来捷报,研发的AI包装设计师“小方”和AI包装设计平台正式对外发布。这是一个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应用的成功案例。
此外,与钱江电气共建的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通过对小区楼宇配电房的智能化改造,构建智能监控系统,最大程度降低大楼电器火灾安全隐患。从组建一支12人的队伍,到确定研究方向,联合实验室团队走访萧山小区楼宇几十个,收集数据上千条。在他的带领下,一位位青涩的90后新职场人逐渐成长,独当一面。
“从项目洽谈到研发,我们仅用了半年的时间,今年一季度我们将对外展示配电房智慧能源管理示范点,为萧山区提供全区用电安全远程监控服务,降低萧山整体的用电火灾隐患,和用电设备维护成本。”谈起这支团队,陈曦很自豪,“对他们而言,走到基层去调查是一次突破自我的机会,吃了很多闭门羹,也遇到很多挫折和难题,但是这也会让他们快速成长。”
为了更好了解萧山企业的需求,自来到北大信研院后,陈曦走遍瓜沥镇、党湾镇的企业,了解企业的现状。陈曦意识到,尽管萧山企业家有着对转型和人才强烈的需求,但是却对转型路径并不明晰。
“萧山的传统制造业,需要跨界人才来推动企业的转型。”陈曦表示,北大信研院探索的一条发展路径,是通过联合实验室,把人才和技术导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帮助萧山龙头企业达到行业的领先地位,从而将萧山传统制造业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工业数字化转型示范点。
“我们的目标是让萧山区企业整个数字化转型的成本下降70%—80%,让中小型企业都可以放手做数字化转型,这就是我们作为研究人员,很有成就感的事。”陈曦笑着说,“我们对技术有追求,希望用技术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就像浙江企业家一心一意做产品、搞实业,和我们的志向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