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服务更有深度,浙江萧山医院这六位“服务最亮之星”温暖你我
2021年02月10日 09:12来源:
弘扬优质服务精神
推动服务质量提升
展示感人医患故事
引领萧医服务风尚
浙江萧山医院月度“服务最亮之星”评选活动继续进行,又发生了哪些感人的医患故事?又有哪些医院工作者在默默发光发亮?
经过评选,2021年1月共产生6位“服务最亮之星”,他们分别是:
神经内科—谢子珍、门诊护理—胡庆芳、
心内科—姚华瑜、超声科—沈 健、
手术室—洪小美、安保科—张明亮
谢子珍 神经内科
谢子珍是神经内科一名平凡的医生,但却经常和患者发生温暖的故事。
一位大伯曾患有脑梗死,经治疗后虽然病情稳定,但他却被糖尿病、高血压及慢性湿疹不断折磨,常常因为血糖过高、皮肤瘙痒等原因反复联系谢子珍。
有一次大伯又出现了严重的失语症状,听不懂别人讲什么也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时常大喊大叫,与人争吵,很多人都害怕他。家属将大伯送到神经内科,当看到医护人员时他激动地说:“这些医生是最好的”。入院后大伯反反复复拉着谢子珍讲话,谢医师连蒙带猜地揣测大伯意图,解决了大伯的不少需求,安抚了他激动的情绪。
目前大伯的失语症在逐渐好转,在家期间,只要身体不适,他总是第一时间联系谢子珍,谢医师也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大伯要按时服药。现在不仅大伯成了谢医师的“粉丝”,大伯的子女也都对谢医师竖起大拇指。
姚华瑜 心内科
姚华瑜是一位在护理岗位上默默奉献了十三余载的白衣天使,具有较强的专科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和带教能力,能主动协助护士长的各项管理工作。
心内科老龄患者比较多,工作量尤为繁重。有一位大娘夜间急性左心衰发作时却正要解大便,此时又是治疗用药的高峰期,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婆婆尴尬地说:“姑娘,你出去吧,臭,我现在气急好转一点了。”“没关系!”简洁的话语、轻柔的动作,姚华瑜在婆婆床边一边用药一边指导婆婆不要太用力。
为偏瘫的老人翻身,帮呕吐的患者清理污秽,帮助老年患者点餐……这些琐碎的护理工作,姚华瑜总能不厌其烦,细致对待。
沈 健 超声科
沈健医生在院工作19年,她专业知识扎实、工作勤恳,遇到疑难病例喜欢钻研,常常忘记下班的时间点。作为一名带教老师,手把手教学,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呼她“沈妈妈”。
作为超声科妇产组的骨干力量,大家遇到妇产方面的疑难病例都喜欢找沈医生会诊。沈医生VIP妇产超声门诊时,基本上号源都是约满的,经常中午大家都在休息了,沈医生才会出现在休息室,匆匆吃几口饭,又开始下午的上班。遇到胎儿体位不配合时,沈医生都会安排好时间,下一次再进行检查。
过硬的技术,真诚的服务,让沈健收获了患者的口碑,赢得了一批“粉丝”。
胡庆芳 门诊护理
门诊综合服务台是一个特殊的工作岗位,事项多,要做得到认真、耐心、担当,且能主动帮助他人,胡庆芳就是这样一位能把每一件平平常常的事做到极致的人。
有天快下班时电话响起,是个孕妇打来的,当天早上她来我院产检,产检好后去北门等丈夫开车来接她,在等待过程中累了就坐在共享电动车上,顺手把一个文件袋放在车篮里了,车来了人就坐车回家了,现在已经在回宁波的高速路上了,车开到一半才想起来把保健册和身份证医保本的袋子拉下了,于是打电话来咨询能否帮忙去找一下。
这时已经过了下班点,但胡庆芳还是跑到北大门,在每辆共享电瓶车上找,终于找到了资料袋。后来,该孕妇来领取资料时,和胡庆芳成了好朋友,之后每次来产检,她都要到综合服务台和胡庆芳聊几句。
洪小美 手术室
手术室护士洪小美在院工作30余年,她凭着对护理事业的热爱与追求,勤勤恳恳,恪尽职守。
在手术室准备间里,洪小美的工作支撑了手术室最繁琐、也是严谨的日常。洪小美一天最多要给70多位患者挂盐水、术前核查、调整手术排程以及收费等一系列的工作。
前不久,来了一位抑郁症患者,在等待手术的过程中,患者表现的非常焦虑,不配合我们的工作。洪小美第一时间热情主动的上前询问,像对待自己女儿一样安抚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时而摸摸头,时而握握手,也联系巡回护士,接台快一些,患者看到洪小美像母亲般照顾,情绪也渐渐的稳定了下来,直到把她送进手术间,洪小美才安心离开。
张明亮 安保科
张明亮是安保科的一名普通保安,在疫情防控期间,他每天一大早就到门诊大厅,开设备、拉警戒线、调试好喇叭,然后站在门诊大厅外出口的地方,迎着冷冽的寒风,劝导排队的人群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码。
每当遇到不配合的人员要强闯大厅,他总能耐心细致地劝解病人戴起口罩,亮出健康码;每当听到对讲机里呼叫需要保安带病人,他总是抢着回应:“收到,马上去”!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无情人有情,就像张明亮的名字一样,他既照亮了自己,更温暖了大家。
编辑:陈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