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孩子
渴求知识,但条件艰苦
心怀缤纷梦想,却难以追寻。
有这样一些教师
放弃舒适与安逸,背井离乡
但步履坚定,勇敢前行。
支教的生活于他们而言,犹如一盏茶——第一口苦,第二口涩,第三口甜。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甜是它的馈赠。
他们,通过支教演绎着不一样的精彩。他们,通过支教收获了不同的人生。
2015年至今,瓜沥教育系统已陆续有7名教师肩负重任,远离家乡,去贵州、湖北、新疆等地支教。他们中,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校长;有心怀梦想、勇于追寻的一线教师;还有满怀热血、无愧初心的年轻女教师。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近任伯年小学施柏军的援疆支教生活。
万里援疆支教 杭阿情深意重
——施柏军的援疆支教回眸
从杏花烟雨的江南,来到干燥炎热、温差巨大的阿克苏,任伯年小学施柏军受“援疆支教搭建杭阿情谊”的感召,成为了教育部“万名援疆教师”中的一员,成为杭州市第十批新的“援疆人”。
施柏军——一个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接到了第一个任务:担任阿克苏市教科局下属的教研中心的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并且兼任教研中心支教小组组长,负责与支教团及指挥部对接工作。
他说:“因为你用心浇灌了你的‘白杨’,你在他身上花费了时间,所以他才在辽阔的西北边陲变得独一无二。我想,这是对所有援疆人最好的注解。”
蹲点视导,引领教师促成长
阿克苏市各个学校,由于教育改革的实施,年轻老师占比特别大,刚上岗的新手教师,还不能自信地立足于讲台,作为教研员去学校蹲点视导,首先要做的就是帮扶年轻教师。于是,听年轻教师的课并进行指导成了施柏军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师徒结对仪式
听课之后点评指导
与徒弟们一起研讨
一年多时间里,他调研学校60多所,听200多位教师的语文、书法课并进行交流与指导。结对多个徒弟打磨课堂,提升徒弟们的教育教学能力,特别是年轻教师的综合素养,为开创阿克苏教育新的局面尽一份绵薄之力。
编题排摸,助力教学提质效
阿克苏当地,对教学质量的检测比较频繁,一个学期除了期中期末,还有月检测。每次的命题编制是一项繁重的任务,因为既要考虑到城区汉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又要照顾到占大多数的乡村维吾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命题的难度也难以准确把握。因此,每一回的检测命题前,施柏军都仔细地研究教材知识点、结合学生基本学情,努力做到城乡兼顾。
通过检测,一线的老师们能全面细致地解读教学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扎实地巩固所学知识,为教学的提质增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讲座联动,解决困惑点迷津
在进入各学校调研指导中,发现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书写汉字很不规范,教师们由于专业的素养不足指导孩子们写字极不到位。于是,他就结合自己多年对写字教学的研究,根据阿克苏乡村学校的学情,为市小学语文教师们在线上作了《走向有效的写字教学》的讲座,帮助教师们解决教学实际中的一些困难。
针对教师们普遍反映的“不会上语文复习课”这一困难,他又在几个乡村学校中作《如何上好语文复习课》的讲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给阿克苏市一线语文教师提出一些复习上的建议和操作策略。在与老师们的联动中,解除了他们心中的疑惑,拨云见日,也为他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铁肩担当,乐享“辛”路聚合力
去年12月和今年3月,施柏军接到杭州市援疆指挥部的任务,抽调他参加阿克苏地区小学语文全学段“教学任务细目标表制订与解读”的任务,特别要求各县市抽调的几位小学语文教师,结合地区学情,制订适合于阿克苏当地教学情况的细目标。并要把一至六年级12册的教学任务进行细化式解读,然后与各县市抽调上来的老师们一起,编一本《小学语文教学指南》用于辅助阿克苏地区一线年轻教师的小学语文教学。
教研活动写生字
教研活动点评课
经过前后两个星期的封闭研讨,他与老师们一起,克服了“教材不熟”、“学情不明”和“一线教师素养不够无法解读”等困难,终于成稿,不辱使命。
商讨复习策略
为孩子讲解巩固生字
去年年末,施柏军又接到教研中心的另一项任务——去阿克苏市依干其乡中心小学蹲点,指导三年级语文教师复习,辅导三年级25位维吾尔族小朋友应对阿克苏地区的小学语文学科质量抽测。
课堂上查看学生联系
课下进行针对性辅导
十多天,他每天冒着室外零下十多摄氏度的严寒,步行20多分钟去学校,从初去时的忐忑,到与学校老师研讨复习策略,再到亲自走上讲台给维吾尔族小朋友讲课复习。近半个月的努力,终于助力学校在地区抽测中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学校在抽测中获得市第一、地区第二的好成绩,受到学校老师的感谢和教研中心同事们的点赞。
多方关怀,真情实意暖人心
曾记得一次次美好的叮咚声在耳边响起,那是学校领导、同事发来的节日祝福与慰问短信;
曾记得瓜沥教育在万里之遥的电话问候,每一言每一语都是那么情真意切,体恤的话语胜似父兄。
阿克苏的沙尘暴天气
一年多来,施柏军和身边的援疆老师们一起发扬柯柯牙精神,不仅很快克服了最初那份对西北干旱气候的不适,还奋力投身于援疆伟业,做薪火传人。他们在阿克苏黑色的教育土地上,翻土播种,倾洒甘霖,虽艰辛却乐在其中。这份坚守的背后离不开家乡领导、同事们的殷切关怀,更离不开瓜沥教育在后方的支持和联动。”
……
正因为这一份份真情时时暖人心,所以,远在阿克苏支教的施柏军,更多了一份前行的勇气与力量。
目前,一年半的援疆支教已近尾声,但是,于施柏军而言,可谓是“一段援疆路,一世援疆情”。他说:“我的教学生涯中,援疆肯定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