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冬日的阳光明媚和煦,漫步在湘湖院士岛,细看湖面芦苇荡漾,静听林间鸟儿鸣叫,这是近期叶翠微校长忙里偷闲最爱的事。而在院士岛的一侧,他心中的理想校园正在一点点浇筑、完善、呈现。
作为湘湖未来学校校长,面对这一片山水,他时常遥想:在春风拂来之时,与孩子们畅游在湘湖的山水间,如歌如舞如浴,让青春尽情绽放,让教育尽显本色,是何等幸事!
新年伊始,湘湖未来学校正慢慢揭起头盖。我们将推出系列文章,带您认识湘湖未来学校,一起见证她的今天与明天!
今天,湘湖未来学校的品牌视觉形象正式亮相,这是创校团队历经746个小时,无数遍打磨和完善,最终确定的第58版方案!
有湖、有山,有了雨晴雪霁,便有了生活,有了育人的风雅。
如果说山水让办学环境有了灵动,与自然有了对话,那么湘湖的跨湖桥文化,则让孩子们能与史前文明有了近距离的对视,在这片土地上触摸历史。
在湘湖的上善若水里,有8000年独木舟的文明之光,有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儒学先贤杨时的程门立雪,有陶行知先生扎根乡村教育的足迹,这些不息的生命律动,令人着迷。
LOGO的顶部弧线代表学校自洽于山水画卷之中,起伏的山脉象征文脉的源远流长。
LOGO中的湖水蕴含“上善若水”之意,湘湖水之韵律将成为孩子灵气的源泉。
LOGO中的独木舟形象,彰显着湘湖跨湖桥文化的辉煌与厚重。
LOGO整体造型为汉字“湘”的演绎,独具江南韵味,体现标识的唯一性。
“我见过西湖的四季,俯瞰过钱塘江潮的奔腾,独独钟爱这里。”不仅仅因为湘湖的山水韵味,更重要的是叶翠微校长心中有座灯塔——湘湖师范。
湘湖师范是陶行知先生创办的第二所乡村师范学校。这样一位学成归来,风度翩翩的青年才俊,没有眷恋大城市,没有眷恋高位,在中国积弱积贫时期,选择走乡村教育之路,这种文化的根性,既是陶行知先生自己的,更是中华民族的。
陶行知先生和湘湖师范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教育,而且还播下了文明的种子。
湘湖未来学校与湘湖师范隔空相望,不足一里。湘湖未来学校的老师都将守望着这座精神圣殿,开启为师之路。
教育的本色
在认识湘湖的过程中,创校团队也深有感触,湘湖的底色恰恰是教育应该有的本色。
教育的本色应是育人。
人之为人,在于人是大地之子,湘湖给予我们博大的胸怀;人之为人,在于人是万物之灵,湘湖得山得水得自然,生机盎然,恰是一个生命净化的圣地。
教书育人,如果没有一湖净水,没有一方热土,没有一脉人文,无法养育出完整的人。
LOGO中的三个“人”,代表教育的终极追求——人的完整、幸福与未来。
因此,湘湖未来学校要育大写的“人”——追求人的完整与完整的人,人的幸福与幸福的人,人的未来与未来的人。
好的教育应该是“五育并举”,让人完整;好的教育是追求人的幸福,而不仅仅是人的成功;好的教育,一定要面向未来,让人能拥抱未来。
LOGO中翻开的书页,意为基于对教育的本真认知,探索自洽于未来的学校样态。
在湘湖未来学校,每个生命都是精彩的,我们坚信且努力为之——人皆有才,人人成才,让每个生命出彩。
“人皆有才”追求有教无类,起点公平;“人人成才”追求因材施教,过程公平;“让每个生命出彩”追求各得其所,结果公平。
这是一个宏大的理想,朝这个宏大的理想,哪怕是迈出一小步,对每个孩子来说也许就是一大步。
我们希望生命蓬勃的种子能够自然散落在湘湖这片沃土上,让一所学校,让一群孩子静静地、体面地、从容地走向社会,走向未来。
“少年派,致未来”,这是每位湘湖未来学校老师心中所愿。
作为教育者,面对一群少年,是上苍对我们的眷顾,我们会像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一样呵护孩子,我们时刻谨记“儿童本位”。
在儿童本位、生命本位、成长本位的层面,我们要让孩子有未来、有明天、有希望。
有人说,“少年派、致未来”,带着一份教育的浪漫色彩。是的,我们还将这份浪漫赋予到了湘湖未来学校的LOGO上。
海亮蓝:透亮、纯净、知性、善良、正派;
湘湖绿:萌芽、生机、昂扬、温和、优雅;
未来橙:阳光、梦想、活力、热情、欢乐。
这些色彩也将延伸到学校的环境装饰、校服设计中,让孩子们每天被五彩的颜色拥抱,被五彩的课程吸引,被五彩的生活围绕。
字体取自被康有为誉为“已冠古今”的东晋《爨宝子碑》拓片,字形具灵动逸纵之趣。“趣”,也是教育的旨趣。
而跨湖桥、独木舟、湘湖边悠闲自得的白鹭,都变身为了一个个美丽的符号,在梦幻般的校园中跃动。
叶翠微校长说,自己是一个追梦人,作为一个老校长,就是想俯身拾穗,把自己曾经在路上丢失的精神贝壳重拾起来。
他也期望能找寻一群追梦人,学生是追梦人,家长是追梦人,老师是追梦人。
“同唱一首歌,同绘一幅五彩画。”
在这个过程中,湘湖未来学校最在乎的还是教育的真实出演,从人出发,让孩子在自由的天空下慢慢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