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理论和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召开,11位代表畅谈文化浙江建设奋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
8月25日,省委书记袁家军召开思想理论和文艺工作者座谈会。
座谈会上,11位思想理论和文艺工作者代表畅谈文化浙江建设,就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等谈感受、提建议。
省委党校副校长、研究员徐明华说,深入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是思想理论工作者重大而光荣的使命。建议深化拓展新思想溯源工程,真正做到学懂弄通悟透;实施理论创新工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浙江的创新发展;提升对两新组织等领域的宣传实效。
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陈野说,优秀传统文化是浙江精神的生长沃土,赋予其深厚底蕴和地域特质。红色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传承,是浙江精神的时代发展和核心要义。守住红色根脉、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新时代浙江精神,是新时代文化浙江建设的价值导向和方向引领。
省作协原主席、小说家、编剧麦家说,浙江是一片文学沃土,自东汉以来一直是汉语文学的重镇,特别是五四运动后,浙江文学一枝独秀,涌现出一大批文学领军人物,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奇迹。今天的浙江更是一片热土厚土,生动火热的生活催生了一批年轻作家和优秀作品。浙江文学要增强走出去的底气和自信,努力成为浙江文化走出去的标杆。
浙江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瑞说,对标对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要求,文化浙江建设既是重要抓手,也是重要推动力,文化艺术繁荣既是重要目标,更是具有示范意义的重要标志。要创新机制,优化环境,构筑大文化大艺术国际最佳生态区;创建平台,筑巢引凤,打造国际演艺最佳目的地;承续传统,擦亮底色,打造和提升一批体现浙江品格和辨识度的高端艺术品牌。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何红舟说,深入理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方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是一代代艺术家的使命与责任。要在文艺创作中深刻领会感悟“以百姓心为心”的时代价值。就艺术家而言,关键就是要在创作中融入人民之心、精神之源。走进时代、走进人民,去熔铸家国情怀,这样才能使艺术创作向高峰攀登,艺术生命才能长久。
浙江音乐学院教授、女高音歌唱家郑培钦说,浙江文化艺术界还需要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虽然这几年做得已经非常不错,但人才优势还有待凸显。希望我省能够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高水平推进文化浙江建设,加大培养文艺领军人才和高素质文艺人才的力度。
绍兴市柯桥区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党支部书记、国家一级演员吴凤花说,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发展到现在,在人才培养上面临着新老交替的问题。为了加强梯队建设,剧团将加快对青年演员的培养。目前,剧团正努力创排一些符合新时代要求、年轻观众喜爱的越剧剧目;创作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满足各类受众群体需求的作品。
省舞蹈家协会主席、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国家一级导演崔巍说,浙江不缺文化底蕴,目前需要的是创作出更多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代表性作品,创作出符合各地城市气质的代表作品,创作出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的作品,文艺工作者要好好努力。在共同富裕规划中,要建设很多场馆,可以考虑把浙江各地建设的文化特色之乡之城,如书画、音乐、舞蹈、太极、诗词、非遗、体育等特色功能融入其中。文化先行,精神丰富,让老百姓享受共同富裕的成果。
全国人大代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宣教部副主任袁晶说,进一步强化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文化担当、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浙江要守好“红色根脉”,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整合红色资源,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高地;讲好红色故事,厚植推动共同富裕的情感基础。
省作协副主席、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管平潮说,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大众阅读的重要阵地。我省对网络文学非常重视,在这一领域走在全国前列。省作协将集中精力抓好网络文学品牌建设,继续擦亮“国”字号品牌,创立“中国网络文学数据中心”新品牌。希望网络文学能得到更多的关心与支持,继续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说,在浙江广大的城市和农村地区,非遗资源丰富,但面临现代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冲击。如何让非遗文化参与新农村建设,帮助老手工艺人融入现代文化生活中,与他们一起探讨推动传统手工艺的时尚化、市场化?如何让浙江省的非遗文化走出浙江、走向世界?目前已经做了许多探索和实践,希望全社会一起来关注和支持非遗工作,推动非遗文化得到更好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