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红山农场是萧山的三面旗帜之一。从钱塘江畔的一片滩涂到盐场,到农场,到水泥厂,再到如今的生物医药园区,这里或许是新中国七十余年巨变最典型的缩影。然而,1969年到1975年期间,说到红山农场,人们是要摇头的,为什么?因为这是萧山最贫困的地方之一。
今年已经93岁的陈中民,对于这一段历史,他的言谈中不乏唏嘘和感慨。“到了1985年,红山农场的工业总产值就破亿,农场里很多人的收入达到了小康水平,那个时候就已经是万元户了。”
从一穷二白到富甲一方,巨大的变迁背后,涌动的是红山人骨子里求实、求新、求变的基因,它们始终贯穿在建场之后的岁月。而将这些因子激活的,是以陈中民为中流砥柱的领航者们,他们无疑是最关键的存在。
打开陈中民的简历,1952年光荣入党的他,曾任红山农场党委书记、场长等职,先后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全国农村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5次当选萧山县(市)人大代表,是杭州市第五届政协委员、常委。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谈及自己的入党初心,陈中民认为,做好涉及群众利益的每一件事,为每一名群众服务,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凝聚起来,提振精气神、拧成一股劲,进一步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行动是最好的证明。为了解决百姓吃饭问题,陈中民想尽办法上下求索。比如,围垦出来的土地,盐碱的成分肯定是比普通的土地多些,这样的土地上,适合种植的作物就会有所限制。通过研究和请教,农场用种植苜蓿等方法来改良土地。而到杭州城里去捡城里人不要的生活垃圾肥土,更是那一代人共同的记忆。
“一开始种水稻,产量100多斤一亩,种棉花,收获时30多斤一亩。在改善土壤的同时,我们还积极跟农科院联系,依靠科技力量寻求突破。”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粮食在三熟制的种植中达到了1800多斤每亩,而棉花也达到了100多斤一亩。1972年,粮食产量做到了自足,这为红山农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