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上午10时,浙江省举行第六十六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情况。
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通报浙江近期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2月24日,我省无新增确诊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例(分别由土耳其、伊朗输入),已排查密切接触者均已实施集中隔离。截至2月24日24时,我省现有在院治疗确诊病例6例,均由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42例,其中境外输入41例、省外输入1例。
一、统筹抓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由于前阶段国内一些地方的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农村,且出现多代病例传播,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成为当务之急。我省加紧组建省、市、县三级工作专班,创新建立村(社区)“三色”风险预警机制,以村(社区)为基本单元,根据密接人数、入境人数、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数、从事感染高风险职业人数等指标,用红色、黄色、蓝色分别表示高、中、低预警级别的管控区域。2月24日,全省农村地区红色管控村(社区)505个、黄色管控村(社区)1047个、蓝色管控村(社区)18933个,所占比例为2.5∶5.1∶92.4;红色、黄色管控村(社区)分别较2月10日减少705个和1834个。村(社区)“三色”风险预警,是我省继疫情“五色图”后按分区分级理念精准防疫的进一步探索。
鉴于春节是返乡人员最集中的时段,为防止疫情跨区域传播,我省对农村地区的省外返乡人员和省内重点人群按规定核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纳入日常健康监测。但具体实施不搞“一刀切”,尤其是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柔性管理措施,允许在加强个人防护前提下保持适当的流动性。在对面上投诉转办核查的基础上,对236个通过“浙里督”等平台反映的涉返乡防疫加码突出问题线索进行跟踪督办,其中,69个予以纠正或督促解决,96个属于政策信息不对称予以充分沟通,71个因对措施理解偏差予以澄清。健全农村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选派2.6万名驻村(社区)防疫指导员,加强重点人群、重点物品、重点环境核酸检测,依托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实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性疾病监测哨点全覆盖,落实零售药店常态化监测机制,坚决筑牢乡村疫情防线。
二、跨省域流动防疫重点地区实现动态清零。随着国内疫情形势趋稳向好,到2月22日各省(区、市)已没有中高风险地区。按照我省精密智控机制的相关规定,低风险地区人员凡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码“无异常”信息或持各省(区、市)健康码“绿码”的,在浙江全域均可自由有序通行。除针对涉疫重点人群的管理外,各地、各单位对跨区域包括跨省域流动的一般人员,不得另设不必要的管控措施。
对新近降为低风险等级的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来浙返浙人员已不再作为涉疫重点人群。在防疫重点地区实现动态清零后,对原中高风险地区疫情风险降级前已在浙江实行“7+7”等健康管理的人员,按机制分类下调管控措施。对目前仍处于日常健康监测期间的原中高风险地区来浙返浙人员,继续落实体温、症状日常监测机制,并倡导控制活动范围,毫不松懈防范潜在风险。
三、有序推进春季开学工作。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和要求,我省遵循分期分批、错时错峰的原则,按计划推进大中小学全面开学。其中,中小学及幼儿园由各地自行安排正常开学;高校由省统筹安排错峰开学,多数高校将于2月28日—3月11日陆续开学。同时,加强相关高教园区学校间的沟通衔接,合理安排错峰节奏,避免同区域学校同一时间集中开学,尽可能防止人员过度聚集。
复学复课与复工复产,都是疫情防控必须全力抓细抓实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高校师生分布全国各地乃至境外,必须统筹把握安全防疫与正常流动的关系。我省全面排摸师生健康状况和旅行经历,建立返程对接机制,切实加强师生防护指导,努力降低返校开学的风险隐患。根据对全省高校师生健康码数据分析,2月24日持“红码”428人,其中,295人为尚在境外的留学生或外籍教师,56人为因公出国(境)在外人员, 73人为境外来浙仍处于隔离医学观察人员,仅4人为涉疫密切接触或重点关注人员;虽经寒假大范围人员流动,其余所有师生都持健康码“绿码”,在开学之日均可以直接报到,非特殊情况无需接受核酸检测,也无需经过居家健康监测才能返校。
四、完善核酸阳性物品应急处置机制。为全面落实“人物并防”策略,我省制定《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物品应急处置指南》,围绕核酸检测结果确认、人员排查和健康管理、物品排查和应急处理、环境消毒等重点环节提出规范要求。对直接接触阳性物品人员实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日常健康监测”;对未直接接触阳性物品但存在暴露风险的人员实行“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7天日常健康监测”。为避免过度管控,如明确为首个阳性采样点本地操作环节导致的污染,对其他地区同批次阴性产品的接触人员将无需采取隔离等措施。
为切实防止“物传人”,各地对检出核酸阳性的同批次涉事物品应快速开展溯源和流向调查,并立即封存涉事物品。但对阳性物品不随意一毁了之,将依照风险因素分类处置。其中,对阳性食品及其包装经消毒后,由专业运输车辆运至指定地点,按感染性废物处理;对低价值非食品类物品经消毒后,可作焚烧等处理;对价值较高的物品经消毒并在常温、干燥环境中存放规定时间后,再次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可正常使用,做到在确保安全前提下避免浪费。另一方面,对同批次阴性物品根据污染来源不同区别对待。如为本地污染,将无需处理其他地区同批次物品;如为源头污染,则对同批次物品均按污染物品处理,以最严要求、底线思维扑灭疫情燃点。
【记者提问】
问:浙江有不少境外投资项目,据说浙外防体系正在构建,可否详细介绍?
陈广胜:浙商在境外投资会受到疫情的困扰,不少境外项目面临防疫物资短缺等问题,浙外防体系就是境外疫情精密防控的简称,为企业走出提供疫情防控的服务保障。凡在境外涉及浙江籍资金及人员的项目,都将纳入一站式服务管理,可获得防疫物资、远程视频指导等服务。坚持谁派出谁负责原则,通过省市县联动,以数字化改革助力工作体系升级。
问:对校外辅导培训机构办班有何具体管控措施?
陈广胜: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环境清洁、消毒工作,要有专人负责测温、亮码、戴口罩等措施。对无关人员进入培训机构加强管控,尤其是体温异常人员。考虑培训机构人员就餐的实际情况,允许外卖小哥在做好个人防控的情况下,进入机构楼宇,另外在楼外设立外卖点。继续控制线下培训规模,避免人员过度聚集。每个培训机构需制定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方案,并储备应急物资。
问:春节期间浙江文化和旅游的情况如何?
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许澎:情况目前是不错的,11号至17号,全省景区运行平稳,无人员聚集等突发情况。7天的时间,全省全域旅游为8881.57万人次。热门景区第一二名为西湖风景名胜区、乌镇景区。全省各大景区推出的春节特别活动,我省发放旅游消费券,公共服务措施免费开放,以及企业特色春节活动等都吸引了居民的广泛参与。
问:开学在即,学校需要做哪些疫情防控措施?
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峰:目前按时正常开学的条件已经具备。高校将采取错时错峰的办法开学,目前已有24所高校主动调整和延迟了开学时间。
问:目前公众外出游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许澎:在我国疫情反弹风险还是存在的大背景下,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首先,我省还将严格执行限量预约措施,按照最大承载量为75%的条件下,坚持无预约不旅游。推出文旅绿码,考虑将全国健康码数据实现互联,方便游客预约。此外,广大游客仍需要做好个人防控措施,坚持勤洗手、测温、戴口罩等。同时,在重要的景点实行亮码、登记等措施。
问:正式开学之后,学校的疫情防控方面目前有哪些安排?
陈峰:目前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已经非常完善。开学前,要做好学生返校报到过程中的防控工作。开学后,落实疫情防控的技术方案,把好学校大门。我省近期也将组织教育厅力量,前往各地检查疫情防控情况。做好春季疾病防控工作,防止传染病叠加感染。鼓励学生运动锻炼,加强身体素质。推进免疫计划,加大力度推广新冠疫苗在学校师生间接种,构筑起牢固的疫情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