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0,萧山文旅实现新跨越,迈向蝶变之路

2021年01月26日 17:28来源:萧山日报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萧山文旅融合刚好走过2个年头。两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萧山文旅却迎来了破茧化蝶般的蜕变。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开启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第二年。过去的一年,区文旅局围绕区委区政府打好“一二八”组合拳要求,贯彻“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示范样板”部署,立足职能、找准定位,以亚运筹备为总牵引,以文旅融合为总目标,以“崇善塑美传薪铸魂”为核心价值引领,全力推进文旅各项事业发展,谱写了文旅融合的新篇章。

党建引领

“文旅红·云集市”列为全区党建重点创新项目

去年6月,由区文旅局和区委组织部共同打造的“文旅红·云集市”党建活动平台正式上线,成为全区党员进行教育研学的全新优质平台。“文旅红·云集市”因“党建+文旅”孕育而生,实行“线上+线下”联动服务,在全区范围内提取了第一批40余种“文旅红·云集市”产品,涵盖了文化培育、历史传承、红色教育、科学健身、经典电影、党员助农等6大门类,打造了6条体验式党员研学线路,是区文旅局整合文旅资源、做好农旅融合,挖掘本土红色元素的创新之举。该项目被列为全区党建重点创新项目。

战疫情促消费

700万文旅消费券助力文旅市场按下复苏快进键


去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挡了人们出行的脚步。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区文旅局迅速响应,积极行动,先后组织230名干部,累计出动1400人次参与疫情防控;组建11支文旅先锋队,参加所前、蜀山、瓜沥、宁围等4个镇街的防疫支援。

进入6月,伴随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我区分两轮派发700万元文旅消费券,每次派发都得到市民的热捧,仅仅几秒便一抢而空,为文旅行业复工复产打上了一针“强心剂”,成为萧山文旅行业纾解困难、拉动需求的重要手段。同时,对文旅企业疫情补助做到应补尽补,线上线下共兑现企业293家,兑现金额429万元;疫情期间,我区群文工作者创作了《写在背后的名字》等14个原创抗疫作品,被学习强国平台录用并受到央视报道。通过坚持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区文旅局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实现全区文旅系统全年无事故。

通过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假日旅游,我区文旅市场逐步走出疫情阴霾,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22.09万人次,同比增长2.59%,实现旅游收入10.23亿元,同比增长3.08%,双双实现正增长。乡村旅游更是成为假日旅游的新亮点,黄金周期间各乡镇共接纳游客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37万元。

公共文化服务

全国首创“文化管家”服务模式在全省推广


每到周末,河上镇的“小镇剧场”就座无虚席,一场场由当地草根明星、文艺爱好者自编自演的综合演出在这里接连上演。此前他们从未上过舞台,如今在“文化管家”的助力下,已有5000余人次圆了自己的舞台梦。

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引导专业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管家”项目的服务模式。我区开全国之先河创立“文化管家”服务模式,目前已实现了萧山全覆盖。去年,我区的“文化管家”项目先后被市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作为示范创新项目进行现场推广。至去年11月,“文化管家”项目已在滨江区、钱塘新区、嘉兴市、上海市、山东省等10多个区域复制推广,多点开花。到2020年底,“文化管家”项目已助力镇、村开展大型活动策划近300场,组建文化团队150余支,开展培训1240课时,服务群众31.6万人次,为基层老百姓提供了精准的文化服务,让基层文化更有生命力。

事实上,“文化管家”项目是萧山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创建和体系完善有机统一的有益探索。2018年初,我区申报的“引导社会多元投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项目,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名单。经过两年多的认真创建,在去年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组织开展的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验收工作中,我区的“引导社会多元投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项目达到验收标准,成功创建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图书馆里品书香,文化馆里多欢乐,博物馆里寻历史,大剧院里受熏陶,农村文化礼堂处处绽放精彩……在萧山,公共文化服务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让广大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通过新建、改造、提升,我区已建成区、镇、村文化设施500多处,通过社会力量协同参与,建成“永兴书房”、“潮文化Park”、各类名人馆、艺术馆、纪念馆等多样性公共文化空间,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2020年,区文旅局共完成1200余场文化活动进文化礼堂任务,使建成的文化礼堂惠民活动全覆盖,超额完成民生实事工程任务目标。这一年,我区还涌现出一大批文艺精品:小品《我干的》荣获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特等奖,舞蹈《墨梅》荣获长三角地区排舞邀请赛“团体金奖”……

文旅深度融合

楼塔古镇、古韵欢潭、河上店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


2020年,区文旅局谋划发展布局,做优顶层设计,研究制定《萧山区文化和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萧山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五大规划方案,贯彻落实萧山文化人才引育政策,研究推进文旅融合和全域旅游发展专项扶持政策实施细则。

湘湖始终是萧山旅游的大IP。一直以来,我区积极推进湘湖跨湖桥景区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去年12月,省旅游厅发布全省旅游度假区2018—2019年考核结果,湘湖旅游度假区以第一名的成绩获评2018—2019年全省旅游度假区考核优秀等级;“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提质升级”被列入省文旅厅文旅“金名片”重点项目;位于湘湖压湖山岛的世界旅游博物馆已完成主体建设。

去年年初,在千年古村欢潭,首届萧山乡村文化旅游节正式拉开序幕,开启了一场贯穿全年、深度发现萧山乡村美景的旅游盛宴。乡村旅游热起来了,景区景点也更美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去年我区成功创建省级3A级景区村庄3个,1A、2A景区村庄29个,楼塔古镇、古韵欢潭、河上店景区创建成为国家3A级景区,楼塔镇创建省级旅游风情小镇,河上镇、衙前镇创建省级4A级景区镇,异彩纷呈的美丽乡村样板,展现着独具特色的萧山风貌。

近年来,萧山不断探索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统筹推进萧山南片旅游产业振兴发展,将南部乡镇作为旅游规划发展重要板块,串联南部历史文脉和自然景观,创新南部文旅活动载体,组织开展了“我和我的家乡”萧山文旅大型亲子体验活动,推出包含多个南部景点的10条亲子线路。

在这一年里,萧山还通过举办2020“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浙江省第九届运动休闲旅游节、2020杭州萧山武术文化湘湖论坛等一系列大型活动,为萧山文旅融合创造了更广阔的平台。

为加快文旅信息化、智慧化进程,区文旅局牵头建设萧山智慧文旅系统,确立“四大板块,七大应用场景”的平台架构,推动萧山文旅工作进入智慧化发展新时代。目前该系统已经专家组论证同意通过项目初验,进入试运行阶段。通过推进杭州城市大脑“多游一小时”场景推广,我区已实现49家“30秒入住酒店”和11个“20秒入园”景区场馆。“30秒入住”平均使用率达到80%,位居全市前列,“20秒入园”使用率达到100%,并列全市第一。

2020年,区文旅局顺利完成机构改革阶段性任务,撤销2家事业单位,筹建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实行“局队合一”体制,新组建1家副处级事业单位。

亚运筹备

建设全民健身工程位居全市第一


作为2022年亚运场馆建设的主阵地和亚运会的主赛场,萧山将亚运筹备和加快全民健身发展相结合,通过大力建设公共体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使我区的体育事业得以蓬勃发展。

2020年,我区亚运“三馆一场”建设迎来“百日攻坚”的重要阶段。为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的有序推进,切实将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降到最低,区文旅局克服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强化人财物等重点要素保障,截至目前,区体育中心项目体育场钢结构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体育馆主体结构中间验收完成,临浦文体中心项目主体结构完成,瓜沥文体中心项目完成土建与装修总工程量的98%,各项目均按照时间节点顺利推进。

2019年,我区成功入选第一批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县(市、区)创建名单。去年以来,以省体育现代化区创建为契机,我区以一系列“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我区的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去年8月,经过两轮书面意见征集、一次专题会议讨论,我区正式出台《杭州市萧山区创建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区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创建基础工作,做到精准施政、精准创建。

在过去一年里,我区共建设全民健身工程231个,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新建21个百姓健身房,重建或新建各类健身点92个、篮球架36付、乒乓球室26个、普通球场20个,首次建设一批高品质场地,其中塑胶篮球场18个、塑胶羽毛球场9个、健身点5个、网球场3个、门球场1个。这些全民健身工程分布在全区各镇街(场)。

去年,萧山联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湘湖讲武学堂,举办“武术进校园”活动,将100所学校纳入培养对象,对约8万名学生开展专业型武术教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创新性工作,受到市委宣传部批示肯定。同时,积极推进萧山特色体育项目发展,在瓜沥镇创新培育浙江省首个棒球小镇,推动戴村运动郊野小镇建设工作,进一步丰富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培育新兴文旅体育产业,建成戴村三清园户外运动公园、杭州花海卡丁车、戴村滑翔伞等运动休闲项目,以湘湖为重点激活“夜间经济”。

在深化社会力量办体育工作上,羽毛球项目成为全区第一个省级社会力量办体育的试点项目,引入国家职业运动员叶炳宏教练为核心的师资团队,区羽毛球队获得市级以上金牌数8枚;完成羽毛球和跆拳道两个区队建设,为今后其他社会力量引入树立标杆;瓜沥文体中心入选2020年浙江省深化社会力量办体育试点场馆之一。

文化遗产保护

萧山跻身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行列


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见证了萧山不同时代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辉煌成就,滋养了萧然大地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人文精神。去年9月,我区以钱塘潮涌文化为创建核心,成功入围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名单,成为全省十七个创建区之一。这对我区深入挖掘以钱塘潮涌文化为代表的萧山特色文化,做好区内非遗项目的整体性保护和活态传承,进一步推进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萧山拥有丰富的物质遗产和非遗资源,同时还是钱塘江诗路、浙东唐诗之路和大运河诗路三大诗路的交汇节点,这都为创建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储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我区将建成一个文化氛围浓厚,文化生态繁荣,非遗项目能得到整体性保护和活态传承,群众能够乐享各类文化旅游资源的示范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示范区,成为钱塘江沿岸一块全省瞩目的文化高地。

运河是萧山首个世界文化遗产,不仅给萧山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富庶,也孕育了萧山特有的人文底蕴。去年12月,在运河畔的江寺,集中展示运河历史、遗迹、人文的浙东运河萧山展示馆正式开馆,成为全省首个浙东运河综合展示馆,为我区运河文化带建设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一直以来,我区高度重视运河文化带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家战略及省市工作部署,统筹推进运河文化遗产的发掘研究、保护传承、活化利用,努力打响萧山运河文化品牌。去年,除了打造浙东运河萧山展示馆外,区文旅局还启动实施老岳庙修缮、城河古桥保养修缮工程,制定老岳庙文化公园概念性设计方案,大运河萧山火车西站段列入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助推萧山运河文化带更好的发展。

为擦亮我区文化“金名片”,我区不断加大对全区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力度,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由2019年的1000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3000万元,并进一步扩大补助范围和比例。文化遗产保护各项工作成果丰硕:开展20个重要基建项目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2处,先后完成文物保护修缮项目28处,完成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抢救性记录10项,全年对133处文物保护单位(点)和历史建筑进行智慧用电安装。

展望2021,萧山文旅迈出新步伐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萧山文旅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区委全会和国家、省、市文旅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的发展导向,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开创我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目标:

高要求推动党建工作规范提升

举措:

深化“文旅红”品牌内涵

提升支部建设水平

加大人才引育力度

目标:

高站位谋划“十四五”发展思路

举措:

提高站位推进

强化统筹推进

落实落细推进

目标:

高水平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工作

举措: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举办特色主题文化活动

做好文物保护挖掘利用

目标:

高标杆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举措:

抢抓亚运工程建设工期

确保省级创建项目顺利验收

着力推进一批文旅工程建设

目标:

高频率推广萧山文旅品牌形象

举措:

推进迎亚运系列活动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实施全方位品牌营销

目标:

高品质提升公共文体服务水平

举措:

创新社会多元投入机制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扩大全民健身服务供给

目标:

高质量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举措:

谋划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培育重点镇街产业项目

丰富体育多业态融合

目标:

高标准实施数字赋能文旅工程

举措:

全面推广萧山智慧文旅系统

启动数字图书馆和数字文化馆建设

全面推行政务服务2.0系统

区文旅系统核心价值:

崇善塑美传薪铸魂

崇善:严守纪律,彰显萧山文旅人的自律品格

塑美:与美同行,展现萧山文旅人的最美风采

传薪:文化传承,发扬萧山文旅人的奋斗精神

铸魂:文化铸魂,担起萧山文旅人的使命职责

 

作者:文字 记者 孔亮燕 图片 区文旅局  
编辑:周颖(微)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