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萧山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提前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历时近八年打造的340座文化礼堂,点缀在乡间,成为传承乡风的“大课堂”、留住乡愁的“记忆馆”、凝聚乡心的“核心地”。
建设只是基础,建成之后如何管理和开展活动,才是文化礼堂的根本所在。依托文化礼堂,如何让乡村文化活起来、动起来?“文化礼堂+”的概念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区文礼办的新一年规划中,做足“+”文章成为文化礼堂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厚植红色基因让礼堂红起来
衙前镇凤凰村的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所前镇三泉王村的葛云飞纪念馆、河上镇凤凰坞村的萧山抗日战争纪念馆……一直以来,有着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萧山,在文化礼堂中厚植红色基因,积极推进文化礼堂建设与红色引领“齐步走”。
楼塔镇雀山岭村是英烈楼曼文故里,该村文化礼堂以楼曼文爱国气节为元素,打造了“曼文大讲堂”,今年还计划全面实施楼曼文故居修缮及周边环境提升。将红色基因融入乡村,使文化礼堂的内涵得到了极大提升与扩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支撑。
据区文礼办统计,截至目前,萧山带有红色元素的文化礼堂共26座。“农村文化礼堂作为基层红色阵地,在推进意识形态建设、开展正面宣传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文明新风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区文礼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区文礼办计划推出萧山区农村文化礼堂“百年初心、百堂共庆”系列活动,在新的一年打造百个“红色礼堂”、组织百场“红色讲坛”、讲述百个“红色故事”、品味百部“红色经典”、开展百场“红色巡演”、组建百支“红色队伍”等,大力唱响红色文化声音,弘扬红色精神,传播正能量,让文化礼堂真正成为具有吸引力、引导力和服务力的基层红色阵地,进而全面激发红色旅游活力,实现文化礼堂建设与红色旅游发展同频共振。
做足“+”文章让礼堂动起来
溪头村的龙灯胜会、紫东村的“麻糍”文化、联发村的非遗“跑马灯”……说起河上,即使不是本村人,也总会联想起当地各式各样的传统民俗。文化礼堂的建设,是一个挖掘乡土特色、保护乡村文化的过程,河上镇通过“文化礼堂+民俗”的深度融合,让文化礼堂成为村民享受文化、寻找乡愁、参与活动的首选之地,也成为了不少城里人的打卡地。
目光转向进化镇。不久前,该镇裘家坞村的文化礼堂里,几十位村民在指导老师的带领示范下,练起了“八段锦”。原来,这是区武术协会送体育指导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开展的一幕,参加培训的村民们直夸这个活动好。让体育元素融入文化礼堂,不仅能让文化礼堂“动”起来,还可以拓展文化礼堂的内涵,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
文化礼堂在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更要让生活在这里的人重新认识、爱上自己的家园。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将文化礼堂的大门打开并不难,难的是门常开、人常来,萧山对“文化礼堂+”进行了积极探索。
“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是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的初衷。而做足‘文化礼堂+’文章,让文化礼堂的功效更多元,既是对全方位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准确理解,也是积极回应群众需求的有效举措。”区文礼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萧山将全面提升文化礼堂“管用育融”水平,特别是做好做活“礼堂+文创”“礼堂+民俗”“礼堂+体育”等“文化礼堂+”的文章,进一步深挖内涵,推动文化礼堂活动常态化,增强文化礼堂吸引力。在为文化礼堂引入新元素的同时,更要处理好社会化管理、市场化运行、公益化服务之间的关系,实现文化礼堂的长效运作,使文化礼堂朝着更好服务于群众需求的方向迈进,让村民们在这里收获满满的幸福感。